类风湿心脏病的症状
类风湿心脏病可出现心脏相关症状和全身症状,心脏相关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全身症状有关节症状和发热,其机制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过程累及心脏,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出现相应症状,关节症状是类风湿关节炎本身病理改变所致。
一、症状表现
(一)心脏相关症状
1.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因为类风湿心脏病影响心脏正常节律,导致心脏跳动异常。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年轻人若本身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出现心悸需警惕类风湿心脏病累及心脏;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减退,类风湿心脏病引发的心悸可能更易被察觉。
2.呼吸困难: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早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发生。这是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导致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例如,类风湿心脏病患者在爬楼梯、快速行走等活动后,因心脏负担加重,肺淤血进一步加重,从而出现呼吸困难。不同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况变化可能影响对呼吸困难的感知和描述。
3.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这是因为心脏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所致。无论年龄大小,乏力症状可能会逐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老年人可能原本能进行的简单家务劳动会因乏力而难以完成。
4.水肿:多从下肢开始出现,逐渐向上蔓延。这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引起。儿童患者出现水肿时需特别关注,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功能异常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老年患者水肿可能与本身存在的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共同作用,加重病情。
(二)全身症状
1.关节症状:类风湿心脏病往往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患者会有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如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疼痛通常是多关节受累,呈对称性,常见于手、腕、足等关节。不同年龄的患者关节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的关节症状可能影响其骨骼发育;老年患者关节畸形可能更明显,生活自理能力受影响更大。
2.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这是由于炎症反应所致。发热可能持续或间歇性出现,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时更易发生发热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的处理需谨慎,儿童发热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可能对肝脏等器官有影响的药物;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提示病情活动加重,需及时评估。
二、症状机制
类风湿心脏病的发生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过程累及心脏。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的自身抗体等免疫物质会攻击关节滑膜等组织,同时也可能累及心脏的瓣膜、心肌等结构。例如,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心脏瓣膜上,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瓣膜病变,如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出现上述一系列症状。心脏功能受损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就会出现乏力、水肿等表现;肺淤血则引起呼吸困难;心脏节律异常导致心悸等症状。而全身的关节症状则是类风湿关节炎本身的病理改变所致,炎症累及关节滑膜等引起关节的疼痛、肿胀、畸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