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是什么
干眼症是常见眼科疾病,由泪液量、质或动力学异常致泪膜稳定性下降,伴眼部不适等。其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长时间用电子设备、环境)、病史(全身性疾病)相关,有干涩感等临床表现,通过泪液分泌试验等诊断,可通过人工泪液等治疗及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等预防。
一、定义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异常、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功能会逐渐下降,老年人相对更易患干眼症。例如,老年人群体中,泪腺的功能衰退,使得泪液的量减少,从而增加了干眼症的发病风险。
2.生活方式因素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现代人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眨眼次数会明显减少。正常眨眼有助于泪膜的均匀分布,眨眼次数减少会导致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引发干眼症。比如,每天连续使用电子设备超过4小时的人群,患干眼症的几率比使用时间短的人群高。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多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泪液的蒸发速度会加快,容易引发干眼症。例如在北方的冬季,室内有暖气,空气干燥,若不注意保湿,就容易出现眼部不适。
3.病史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可能会影响泪液的分泌或导致眼表损伤,从而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比如干燥综合征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会攻击泪腺等外分泌腺,导致泪液分泌不足。
三、临床表现
1.眼部症状
干涩感:患者常感觉眼睛干涩,像有沙子摩擦一样,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异物感:会觉得眼睛里有异物存在,总是想要揉眼。
烧灼感:眼部有灼热的感觉,尤其是在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
视物模糊:病情较重时,可能会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这是因为泪膜不稳定影响了光线在眼表的折射。
2.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眼部疲劳、眼胀、眼痛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诊断方法
1.泪液分泌试验:通过检测一定时间内的泪液分泌量来判断,正常范围一般为10-15mm/5分钟,低于10mm/5分钟提示泪液分泌不足。
2.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泪膜从睁眼到破裂的时间,正常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小于10秒则表明泪膜稳定性下降。
3.眼表检查:利用裂隙灯等设备观察眼表的情况,如角膜、结膜的形态、是否有损伤等,有助于明确干眼症的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人工泪液:使用人工泪液来补充泪液,缓解眼睛干涩等症状,市面上有多种不同成分的人工泪液可供选择。
治疗基础疾病:如果干眼症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从根源上改善干眼症的状况。
2.预防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定时休息并进行眨眼训练,一般建议每隔20分钟休息10-15秒,看看远处。
改善环境: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泪液的蒸发。
定期眼部检查:尤其是有眼部不适或存在相关基础疾病的人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干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