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步骤
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步骤及术后监护与注意事项。术前要评估患者并准备物品;手术包括麻醉体位、切口暴露、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切开、处理内膜破口修复血管、恢复血流关闭切口;术后需监护生命体征等并预防处理并发症,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有不同注意要点,老年患者恢复较慢需加强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既往心血管疾病史、手术史等,评估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检查明确主动脉夹层的分型、病变范围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需考虑其生理差异对手术耐受性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可能需要更谨慎的评估和准备。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有吸烟史,需劝导其戒烟,以减少手术风险。
对存在休克等紧急情况的患者,需先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2.物品准备
准备好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管道、主动脉阻断钳、血管缝合器械等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和设备。
二、手术步骤
1.麻醉与体位
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位。
2.切口与暴露
根据主动脉夹层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切口,如升主动脉病变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胸主动脉病变可采用后外侧切口等。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充分暴露主动脉病变区域。
3.建立体外循环
通过插入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建立体外循环,将患者的静脉血引流至体外循环装置,经氧合后再泵回体内,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供。
4.主动脉阻断与切开
使用主动脉阻断钳阻断病变近心端和远心端的主动脉,减少主动脉内的血流。然后纵向切开主动脉,显露夹层的内膜破口和病变范围。
5.处理内膜破口与修复血管
对于升主动脉夹层,可能需要置换升主动脉,采用人工血管与主动脉残端进行吻合。对于胸主动脉夹层,根据病变情况可选择人工血管置换或腔内修复等方法。若内膜破口清晰,可进行内膜片的修剪和缝合,修复受损的血管壁。
6.恢复血流与关闭切口
去除主动脉阻断钳,恢复主动脉血流,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等情况。然后逐层关闭切口,包括缝合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等。
三、术后监护与注意事项
1.术后监护
术后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凝血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因为体外循环等操作可能会影响凝血功能和电解质平衡。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更密切地监测各脏器功能,注意液体平衡等情况。女性患者在术后恢复中需关注激素水平等对身体恢复的影响。
2.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注意预防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例如,出血可能与吻合口漏血等有关,需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则需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控制血压在合适范围,以减少对血管的进一步损伤。
术后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调整治疗方案,如逐渐减少体外循环相关药物的使用等。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可能较慢,需加强护理和康复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