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胸腔积液。。什么原因
胸腔积液的形成有多种机制及相关疾病,包括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致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引发)、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等炎症或肿瘤因素致血浆蛋白等渗出)、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相关疾病致血管内液体漏出)、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如癌性淋巴管阻塞等致胸腔内液体回流减少)、损伤等其他因素(如主动脉瘤破裂等引起血胸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疾病人群患胸腔积液风险不同,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处理。
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一)机制及相关疾病
正常情况下,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约为30mmHg,胶体渗透压约为25mmHg,组织间隙静水压约为-5mmHg,胶体渗透压约为15mmHg,这样的压力差维持着平衡的胸腔液体交换。当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导致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时,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液体漏出增多,超过胸膜的吸收能力,就会形成胸腔积液。例如,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影响到胸膜毛细血管的压力平衡,使得胸腔内液体生成增加。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一)机制及相关疾病
如胸膜炎(结核性、细菌性等)、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胸膜肿瘤(恶性肿瘤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肿瘤)等情况,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可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渗出到胸腔。以结核性胸膜炎为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胸膜的炎症反应,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含有蛋白质的液体渗出到胸腔形成胸腔积液。
三、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降低
(一)机制及相关疾病
低蛋白血症是常见原因,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液体容易漏出至胸腔。例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导致蛋白质丢失,同时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相对不足,进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使得胸膜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胸腔积液。
四、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
(一)机制及相关疾病
如癌性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当壁层胸膜淋巴回流受阻时,胸腔内液体回流减少,也会导致胸腔积液。例如,肺癌细胞转移阻塞淋巴管,使得胸腔内淋巴液回流障碍,从而形成胸腔积液。
五、损伤等其他因素
(一)机制及相关情况
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引起血胸、脓胸、乳糜胸等。例如,主动脉瘤破裂时,血液流入胸腔,会迅速形成胸腔积血;食管破裂时,消化液等流入胸腔,刺激胸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胸腔积液。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幼儿出现胸腔积液可能与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等有关;老年人则需警惕恶性肿瘤转移等情况。女性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发病率相对有一定特点。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肺癌等导致胸腔积液的风险增加。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的患者,本身存在引发胸腔积液的病理基础,需要密切监测胸腔积液相关情况,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等胸腔积液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