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带是怎么回事
宫腔粘连带是因宫腔操作等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带,常见病因有宫腔操作史(含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和宫腔结核,临床表现有月经异常、周期性腹痛、不孕或反复流产,诊断靠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治疗主要是宫腔镜下粘连带分离术,预防要规范宫腔操作、积极治宫腔感染、关注特殊人群
一、宫腔粘连带的定义
宫腔粘连带是由于宫腔操作等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使得宫腔前后壁部分或全部互相粘连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带。
二、常见病因
1.宫腔操作史
年龄与性别因素:任何年龄女性均可发生,但育龄期女性因宫腔操作相对较多,风险相对更高。比如人工流产手术,手术过程中器械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是导致宫腔粘连带的常见原因之一。多次人工流产会显著增加宫腔粘连带的发生概率,因为多次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使内膜修复困难,容易形成粘连。
生活方式影响:有不洁宫腔操作史的女性风险更高。此外,一些不正规的宫腔手术操作,如操作粗暴等,也会加重对子宫内膜的损伤,增加宫腔粘连带形成的可能性。
病史相关:有宫腔感染病史的女性,如产后或流产后感染,炎症会破坏子宫内膜,为宫腔粘连带的形成创造条件。
2.宫腔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宫腔,会破坏子宫内膜,引发宫腔粘连,形成粘连带。这种情况在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的女性中需重点关注。
三、临床表现
1.月经异常
月经量减少:由于宫腔粘连带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使内膜面积减少,导致月经量明显少于正常情况。对于育龄期女性,若出现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需警惕宫腔粘连带的可能。
闭经:严重的宫腔粘连带可能导致宫腔完全粘连,出现闭经现象。
2.周期性腹痛:一般在月经来潮时出现下腹部周期性疼痛,这是因为月经血排出受阻,积聚在宫腔内引起的。
3.不孕或反复流产:宫腔粘连带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以及胚胎的发育,从而导致女性不孕,或者即使受孕也容易发生反复流产。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以较为清晰地观察宫腔内的情况,能发现宫腔内是否有异常的粘连带回声,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等情况。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怀疑宫腔粘连带的存在,但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确诊。
2.宫腔镜检查:这是诊断宫腔粘连带的金标准。宫腔镜可以直接观察宫腔内粘连带的部位、范围、程度等,还能同时进行治疗。
五、治疗方式
1.宫腔镜下粘连带分离术:通过宫腔镜将宫腔内的粘连带分离,恢复宫腔的正常形态。该手术需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操作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谨慎进行,尤其是育龄期女性,要尽量减少对子宫的进一步损伤,以提高术后受孕的机会。
六、预防措施
1.规范宫腔操作:进行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对子宫内膜的损伤。
2.积极治疗宫腔感染:一旦发生宫腔感染,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防止炎症蔓延破坏子宫内膜,降低宫腔粘连带的发生风险。
3.关注特殊人群:对于有宫腔结核等病史的女性,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腔粘连带等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