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白内障要怎么治疗
白内障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飞秒激光辅助下的白内障手术;术前需进行眼部和全身状况评估,眼部检查要明确多种指标,全身状况评估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术后要做好眼部护理,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还要调整生活方式,注意休息、避免碰撞、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及控制基础疾病。
一、手术治疗为主
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这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该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术后视力提高的比例较高,且并发症相对较少。
2.飞秒激光辅助下的白内障手术:通过飞秒激光精确地进行角膜切口、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晶状体核碎裂等操作,相比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其切口更小、更精准,手术的个性化程度更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其对于一些核硬度较高、眼部条件特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可能具有更好的效果,但费用相对较高,其长期疗效还需更多长期随访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二、术前评估重要性
1.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状体混浊程度(通过裂隙灯检查)等。准确的视力检查能明确患者目前的视力状况,眼压检查可排除青光眼等眼压异常疾病,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等检查对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准确计算至关重要,而晶状体混浊程度的评估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需要在术前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2.全身状况评估: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应控制在160mmHg以下,以降低手术中出血等风险;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术前血糖一般应控制在8.3mmol/L以下,因为高血糖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对于心脏病患者,需要评估心功能状况,必要时请心内科会诊,确保患者能耐受白内障手术。
三、术后护理要点
1.眼部护理: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糖皮质激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洗脸、洗头时避免污水进入眼内。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观察眼部恢复情况,如眼压、视力、人工晶状体位置等。一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等都需要进行复查,通过复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人工晶状体移位等。
2.生活方式调整: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低头弯腰等动作,防止眼部受到碰撞。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眼部的恢复。同时,要避免长时间用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眼部活动,但要避免过度用眼疲劳。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还需要继续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循原发病的治疗方案,以维持全身状况的稳定,促进眼部术后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