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产后感染等子宫内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分娩过程相关(如剖宫产、产程过长、多次阴道检查、高龄等)、胎盘胎膜残留、宫腔手术操作感染(宫内节育器放置或取出、人工流产刮宫等)、邻近器官炎症蔓延(阴道炎、宫颈炎蔓延)及其他因素(个人卫生不良、雌激素水平低下),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受到细菌等侵袭引发炎症。
一、产后感染
1.分娩过程相关因素:
在分娩时,如剖宫产、产程过长、多次阴道检查等情况,会增加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风险。剖宫产手术中,细菌可能通过手术切口侵入子宫,产程过长使得细菌有更多机会在产道内滋生并上行感染子宫,多次阴道检查会破坏阴道的正常菌群平衡和宫颈的防御屏障,从而让细菌容易进入子宫引发子宫内膜炎。对于产妇来说,尤其是高龄产妇,自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产后发生子宫内膜炎的几率可能更高。
2.胎盘、胎膜残留因素:
如果产后胎盘、胎膜有残留,残留的组织会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细菌在其中大量繁殖并感染子宫内膜。无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都可能面临胎盘、胎膜残留的情况,但产后密切观察恶露情况对于及时发现胎盘、胎膜残留至关重要,若恶露持续时间长、量多且伴有异味,需警惕胎盘、胎膜残留导致子宫内膜炎。
二、宫腔手术操作感染
1.宫内节育器放置或取出:
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或取出过程中,如果操作环境不达标、器械消毒不彻底,或者女性自身生殖道存在炎症的情况下进行操作,都容易将细菌带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对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女性,尤其是有生殖道炎症病史的女性,在放置前需要积极治疗炎症,放置后要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如出现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异常等要及时就医。
2.人工流产、刮宫术等:
人工流产、刮宫术等宫腔操作会损伤子宫内膜,使子宫的防御能力下降。如果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细菌就会趁机侵入子宫内膜引发炎症。年轻女性如果没有做好避孕措施进行人工流产,术后需要特别注意休息和卫生,避免宫腔手术操作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
三、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1.阴道炎蔓延:
当患有阴道炎时,如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阴道内的细菌可能向上蔓延至宫颈、子宫,进而引发子宫内膜炎。如果女性本身患有阴道炎且没有及时治疗,炎症会逐渐扩散,对于有阴道炎病史且反复发作的女性,更要重视阴道炎的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子宫内膜。
2.宫颈炎蔓延:
宫颈炎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炎症也可能向深部蔓延,累及子宫内膜。宫颈炎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时,需要及时治疗,避免炎症进一步扩散到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炎。
四、其他因素
1.个人卫生不良:
不注意经期卫生,经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卫生纸,经期性生活等,都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子宫引发子宫内膜炎。尤其在月经期间,女性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此时细菌更容易上行感染,所以经期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选择质量合格的卫生巾并及时更换。
2.雌激素水平低下:
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子宫内膜菲薄,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老年女性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补充雌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以增强局部抵抗力,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