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肋骨炎
肋骨炎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感染性肋软骨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好发于青壮年女性,表现为胸前疼痛等,感染性肋软骨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相关病史者易患,有局部炎症等表现;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有一般、药物、物理治疗,感染性肋软骨炎有抗感染、手术治疗;预防需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注意特殊人群调养等。
一、定义与分类
肋骨炎是指发生在肋骨部位的炎症性疾病,一般可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感染性肋软骨炎等类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较为常见,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慢性劳损、免疫因素等有关;感染性肋软骨炎则多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手术创伤后细菌侵入等。
二、临床表现
1.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年龄与性别因素:好发于青壮年,女性相对多见。
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胸前部位疼痛,疼痛可向肩背部或上肢放射,局部可有肿胀、隆起,疼痛程度不一,在劳累、深呼吸、咳嗽时可加重。
2.感染性肋软骨炎
年龄与病史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手术史、外伤史或全身感染病史的人群易患。
症状表现: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局部破溃、流脓等情况。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等方式检查肋骨部位是否有压痛、肿胀等情况,初步判断病情。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帮助排除肋骨骨折等其他病变,但对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早期可能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对于感染性肋软骨炎,X线可能发现局部软组织肿胀等情况。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肋骨及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对于判断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病变范围以及感染性肋软骨炎的骨质破坏等情况有一定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更早发现肋软骨炎的病变情况,有助于鉴别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感染性肋软骨炎等。
四、治疗原则
1.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剧烈咳嗽等加重疼痛的因素。对于青壮年患者,通过适当休息,部分症状可缓解;女性患者在月经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病情,需关注自身激素变化对病情的影响。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如病情需要可遵医嘱使用相关药物,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
物理治疗:热敷、理疗等物理方法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2.感染性肋软骨炎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有手术史的患者,要警惕细菌感染,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若感染严重形成脓肿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等治疗,但手术会给患者带来创伤,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等。
五、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过度劳累等,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尤其是青壮年人群通过适度锻炼可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发生风险;对于有外伤史的人群,要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性肋软骨炎的发生。
2.特殊人群:女性在月经、孕期等特殊时期,要注意身体的调养,保持情绪稳定等,因为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肋骨部位的健康;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要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减少感染性肋软骨炎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