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脏病的急救措施有什么
突发心脏病急救需先判断患者状况,无反应且无呼吸或濒死样呼吸时立即启动急救,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不同人群有不同操作标准),现场有AED则按提示操作,同时不同特殊人群急救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立即判断患者状况
1.意识和呼吸情况:轻拍并呼喊患者,观察有无反应;同时查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判断呼吸是否存在。若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样呼吸,提示可能突发心脏病,需立即启动急救。对于儿童,要轻拍并呼喊其姓名,观察有无反应,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情况,脉搏可触摸颈部的颈动脉。
二、拨打急救电话
1.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如我国的120),清晰告知患者所在地址、患者大致情况(如突发心脏病、意识丧失等),以便急救人员尽快抵达。
三、进行心肺复苏(CPR)
1.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于坚硬的平面上,如地面或硬板床。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对于成人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对于儿童,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5厘米,频率同样为100-120次/分钟;婴儿则用两手指进行按压,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大约4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2.开放气道:清除患者口中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然后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使气道保持通畅。对于婴儿,头部只需轻度后仰,避免过度后仰导致气道梗阻加重。
3.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看到胸廓起伏即可。成人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儿童和婴儿的按压与通气比例为15:2。
四、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1.操作步骤:如果现场配备AED,应尽快取出并按照AED的语音提示操作。打开AED电源后,将电极片按照提示粘贴在患者胸部相应位置,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若提示需要除颤,在患者无接触的情况下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突发心脏病时,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肋骨骨折等额外损伤。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对疼痛等刺激反应不敏感,更要密切观察意识、呼吸等情况的变化。
2.儿童:儿童突发心脏病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情况可能更为危急。在进行急救时,要严格按照儿童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因为儿童的解剖生理结构与成人不同,如胸廓、骨骼等更为脆弱,所以胸外按压和通气的力度都要精准把握,以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女性:女性突发心脏病有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可能表现为胸闷、气短、上腹部不适等,容易被忽视。所以女性出现类似不适时要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且在急救过程中要确保急救操作的正确实施,因为女性的生理特点可能会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急救的效果。
4.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心脏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突发心脏病时,除了进行上述急救操作外,要格外注意基础疾病对病情的影响。例如,高血压患者突发心脏病时,血压情况可能较为复杂,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的变化,但具体的血压调整等操作需由专业急救人员进行,现场急救主要以心肺复苏等基础操作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