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症状
心脏病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心前区等部位压榨性等痛且可放射,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特定生活方式人群风险高)、心悸(自觉心跳快等,多种心脏病可致,不同人群诱因不同)、呼吸困难(活动或休息时感费力,心功能不全致肺淤血引发,不同人群病因有别)、乏力(全身无力,心功能受损致供血不足,不同人群影响不同)、水肿(常见下肢等,心功能不全致体循环淤血引发,不同病情程度表现不同)、晕厥(短暂意识丧失,心输出量骤减致脑供血不足,不同人群病因有别)、咳嗽咳痰(左心衰肺淤血致,有心脏病史伴相关症状要考虑心功能不全)。
1.胸痛:是心脏病较为典型的症状之一,多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左右。例如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就容易引发胸痛。不同年龄段人群胸痛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可能疼痛不典型,仅表现为胸闷等;女性心脏病患者胸痛症状有时也不如男性典型。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冠心病导致胸痛的风险更高。
2.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多种心脏病都可能引起心悸,如心律失常时,心脏的跳动节律或频率发生异常,就会让人感觉心悸。年轻人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可能诱发短暂的心悸;而有基础心脏病病史的人群,心悸可能提示病情有变化。
3.呼吸困难:患者感觉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仅在活动后出现,重者休息时也可发生。这是因为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比如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部血液回流受阻,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儿童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排查。
4.乏力:患者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心输出量减少,身体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所致。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若患有心脏病出现乏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长期患有心脏病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5.水肿: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可波及全身。主要是因为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体液潴留引起水肿。右心衰竭时较为常见水肿症状,早期多表现为足踝部、胫前水肿,休息后可缓解,病情加重后水肿可向上蔓延至全身。对于有心脏病病史且出现下肢水肿的患者,要警惕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水肿变化情况。
6.晕厥: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多是由于心脏输出量突然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像室速、室颤等,会使心脏不能有效泵血,从而引发晕厥。儿童若出现晕厥,要考虑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结构异常的可能;老年人晕厥可能与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脏疾病相关,需要及时明确病因进行救治。
7.咳嗽、咳痰:左心衰竭时,肺淤血会引起咳嗽、咳痰,多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性痰。这是因为肺淤血刺激呼吸道所致。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尤其是伴有呼吸困难等其他心脏病相关症状时,要考虑心功能不全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心脏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