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怎么办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成因与慢性炎症刺激和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有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可通过妇科检查、病理检查诊断,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术后需定期复查,妊娠期、绝经后及有生育需求女性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宫颈息肉的定义与成因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是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的息肉。其成因可能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关,长期的炎症刺激使宫颈黏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另外,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雌激素可促使宫颈黏膜过度生长。
二、宫颈息肉的症状表现
1.阴道异常出血:主要表现为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有时被误认为是“回经”。绝经后患者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2.白带异常:部分患者平时可有黄色白带,多数有异味,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3.其他:未婚的患者多表现为阴道口有肿物脱出。
三、宫颈息肉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外口有单个或多个带蒂的息肉,呈鲜红色,质软,蒂细长,较易出血。
2.病理检查:将息肉切除后送病理检查,可明确息肉的性质,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四、宫颈息肉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息肉摘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一般在门诊即可进行,用血管钳将息肉摘除,术后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对于较大、有蒂的息肉,可能需要在宫腔镜下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时间一般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此时宫颈局部的环境相对有利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手术操作上可能需要略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例如,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术后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手术时需尽量减少对宫颈管黏膜的过度损伤;而老年患者则需注意手术操作的轻柔,避免因老年组织相对脆弱而导致出血等并发症。
生活方式:在治疗前后,患者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1-2周,以防止感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增强体质,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在控制好基础疾病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术后随访:息肉虽然摘除,但宫颈的慢性炎症并未祛除,因此有可能复发,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妇科检查。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现宫颈息肉,如果息肉较小且没有引起明显症状,可以暂时观察,待分娩后再进行处理;如果息肉较大,引起明显出血等症状,可在妊娠中期适当进行息肉摘除术,但手术需谨慎操作,避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患宫颈息肉,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息肉可能生长缓慢,但仍需及时治疗,因为存在恶变的可能,且绝经后女性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息肉可能会引起反复出血等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3.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治疗宫颈息肉时要特别注意手术对宫颈管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宫颈管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以减少对今后妊娠和分娩的影响,如尽量避免过度电切等可能导致宫颈管粘连等情况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