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是眼表泪膜稳态失衡的常见眼科疾病,病因包括泪液分泌不足(年龄增长、疾病影响)和泪液蒸发过强(生活方式、眼部解剖因素),症状有眼部不适、视力波动,可通过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诊断,治疗用人工泪液、治基础病,预防要健康用眼、眼部护理、饮食调整。
一、定义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表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从而导致眼表组织病变的一类疾病。
二、病因
1.泪液分泌不足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泪液分泌功能会逐渐下降,例如老年人泪腺组织萎缩,导致泪液分泌量减少,从而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
疾病因素: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泪液分泌,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累及泪腺,影响其正常分泌功能;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神经病变,累及泪腺神经,进而影响泪液分泌。
2.泪液蒸发过强
生活方式: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长时间注视屏幕会使瞬目频率减少,瞬目可以促进泪液分布,瞬目减少会导致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泪液蒸发过快,容易引发干眼症。例如长时间玩电脑游戏、长时间看手机的人群,干眼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眼部解剖因素: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导致泪液蒸发过强的常见原因。睑板腺分泌油脂,油脂层可以防止泪液过快蒸发,当睑板腺发生炎症等病变时,油脂分泌异常,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导致泪液蒸发过强,引发干眼症。
三、症状
1.眼部不适症状
患者常感到眼睛干涩、疲劳,这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用眼后会明显加重。例如长时间阅读后,眼睛会出现干涩感,需要休息才能缓解。
还可能出现眼睛异物感,总感觉眼睛里有东西,揉眼后症状可能短暂缓解,但很快又会出现。
2.视力波动:由于泪膜不稳定,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波动的情况,在视物时可能会感觉模糊,尤其是在长时间用眼后,视力模糊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四、诊断
1.泪液分泌试验:通过检测滤纸在泪液中的湿润长度来评估泪液分泌量。正常情况下,泪液分泌试验的值在10-15mm/5分钟,如果小于10mm/5分钟则提示泪液分泌不足。
2.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使用荧光素钠染色后,通过裂隙灯观察泪膜破裂的时间。正常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若小于10秒则说明泪膜稳定性下降。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人工泪液:使用人工泪液来补充泪液,缓解眼睛干涩等症状。目前有多种不同成分的人工泪液可供选择,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治疗基础疾病:如果干眼症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从而有助于改善干眼症的症状。
2.预防
健康用眼: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比如使用电子设备30-40分钟后,休息5-10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
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频繁揉眼。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人群,可以进行眼部热敷等护理,促进睑板腺油脂分泌,维持泪膜稳定。
饮食调整:可以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等,这些营养成分对眼睛健康有益,有助于维持眼表组织的正常功能。例如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眼表上皮细胞的健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