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宫颈息肉怎么办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由慢性炎症刺激、内分泌紊乱致宫颈管黏膜增生突出形成,有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异常等表现,可通过妇科检查等诊断,手术摘除是主要治疗方式,不同人群患息肉有特点及注意事项,还可通过注意卫生、治炎症、定期检查、调内分泌来预防。
一、宫颈息肉的定义与成因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是宫颈管黏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赘生物。其成因可能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有关,长期的炎症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另外,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过高也可能与宫颈息肉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雌激素可促使宫颈黏膜过度增生。
二、宫颈息肉的临床表现
1.阴道异常出血:主要表现为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2.白带异常:部分患者白带增多,可呈黄色白带,有的白带中带有血丝。
3.其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阴道口有肿物脱出的情况。
三、宫颈息肉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窥阴器暴露宫颈,可直接观察到宫颈息肉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情况。
2.宫颈刮片检查:用于筛查宫颈病变,明确息肉的性质。
3.阴道镜检查:能更精确地观察宫颈病变,有助于诊断。
四、宫颈息肉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息肉摘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一般在妇科门诊即可进行。用血管钳将息肉摘除,然后将摘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对于较大、基底较宽的息肉,可能需要行宫颈锥切术等。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1-2周,防止感染。根据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的处理,如果病理结果提示有恶变倾向等,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等。
五、不同人群患宫颈息肉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由于性生活相对较频繁,且可能存在内分泌变化等情况,更容易受到慢性炎症等因素影响而患宫颈息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性生活卫生,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性疾病,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息肉并及时处理。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患宫颈息肉也需要重视,虽然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但仍可能因其他慢性炎症等因素发病。一旦发现绝经后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因为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要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而宫颈息肉虽然大多为良性,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恶变可能。
3.有慢性妇科炎症病史人群:本身有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病史的人群,宫颈息肉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除了积极治疗宫颈息肉外,更要注重对原有妇科炎症的规范治疗,按疗程用药,定期复查,控制炎症发展,降低宫颈息肉复发的风险。
六、宫颈息肉的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
2.积极治疗妇科炎症:对于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防止炎症长期刺激宫颈导致息肉形成。
3.定期妇科检查:育龄女性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妇科内诊、宫颈刮片等检查项目,以便早期发现宫颈息肉等宫颈病变并及时处理;绝经后女性也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一般建议每年一次。
4.调节内分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维持内分泌平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内分泌紊乱导致宫颈息肉发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