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症状有哪些
子宫内膜炎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阴道分泌物异常(量多、质地颜色改变且有异味)、下腹部疼痛(坠胀、隐痛或胀痛,活动等后加重)、部分患者发热(低热为主,少数高热,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月经异常(量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紊乱),还可能有泌尿系统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和消化系统症状(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等)。
一、症状表现
(一)阴道分泌物异常
1.特征:子宫内膜炎患者阴道分泌物通常会增多,且质地、颜色可能发生改变。一般表现为白带量较平时明显增多,可为脓性白带,颜色发黄甚至呈黄绿色,还可能伴有异味,如腥臭味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及宫颈等部位,导致局部腺体分泌功能亢进,炎性细胞等渗出混合在分泌物中所致。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可能表现略有差异,例如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发生子宫内膜炎时阴道分泌物异常可能更易被忽视,但一旦出现仍会有上述改变趋势。
(二)下腹部疼痛
1.特点:多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在活动后、性交后或月经期间疼痛可能加重。疼痛的机制主要是炎症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以及炎症累及周围组织引起的牵扯痛。对于不同性别,女性无论处于生育期还是更年期等不同阶段,子宫内膜炎引发的下腹部疼痛表现相似,但生育期女性可能因月经相关因素使疼痛感受略有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女性相对更易出现炎症刺激下的疼痛加重情况;有宫腔操作史等病史的人群发生子宫内膜炎时,下腹部疼痛可能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三)发热
1.情况: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体温可在37.5℃-38.5℃左右,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发热。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生子宫内膜炎时,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人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发热症状可能相对不明显,易被忽视,需格外注意观察其全身状况。
(四)月经异常
1.表现: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等。这是因为子宫内膜受到炎症影响,正常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受到干扰,导致子宫收缩异常,血管破裂等情况。对于生育期女性,月经异常可能会对其生育计划产生影响,需及时就诊排查子宫内膜炎等病因;青春期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内分泌调节及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修复,导致月经周期和经量明显改变;围绝经期女性出现月经异常时,除了考虑子宫内膜炎外,还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需通过进一步检查鉴别。
(五)其他伴随症状
1.泌尿系统症状:严重的子宫内膜炎可能累及泌尿系统,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这是由于炎症蔓延波及膀胱等泌尿系统器官所致。不同年龄人群泌尿系统症状表现略有不同,儿童发生此类情况时可能表述不清,需通过观察其排尿行为等判断;老年女性由于尿道解剖结构特点等因素,发生泌尿系统伴随症状时更需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2.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引起周围神经反射,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生活方式不健康,如经常暴饮暴食等人群发生子宫内膜炎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易被关联到饮食因素而被忽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