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术后需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早期适度康复活动;饮食要营养均衡且控制钠盐摄入;严格按时服药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预防主动脉再发夹层和感染,定期复查、避免血压波动大及保持伤口清洁等。
一、术后监测与康复
1.生命体征监测:密切关注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术后血压需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要求收缩压维持在100-120mmHg左右,因为过高的血压会增加主动脉承受的压力,不利于术后恢复,过低则可能影响重要脏器灌注,需遵循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的目标进行监测,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的患者,其生命体征的波动可能更为复杂,需更频繁且精细的监测。
2.康复活动:术后早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可先从床上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如翻身、屈伸四肢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身体恢复逐渐增加活动量,一般术后1-2周可在床边适当站立、短距离行走,但要注意活动时动作缓慢,避免突然用力。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康复活动应更为循序渐进,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逐步增加活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因活动不当导致病情反复。
二、饮食管理
1.营养均衡:术后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促进身体组织修复。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时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升高,进而影响主动脉的恢复。对于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等食物的摄入种类和量。
2.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以内,减少钠的摄入可以减轻身体的水钠潴留,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例如,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可选择清淡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等。
三、药物治疗相关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术后可能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降压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降压药能帮助控制血压,维持主动脉的稳定状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预防血栓形成。不同患者因基础疾病不同,服用的药物种类可能不同,例如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可能还需要服用抗凝药物,此时更要严格遵循用药要求,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情况。
2.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密切观察服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如服用降压药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四、并发症预防
1.主动脉再发夹层:术后仍有主动脉再发夹层的风险,要定期复查主动脉相关检查,如主动脉CTA等,以便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剧烈咳嗽、情绪激动等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诱发主动脉再发夹层。对于有遗传因素等特殊病史的患者,更要严格控制相关诱发因素,定期进行更密切的监测。
2.感染预防: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这对于术后恢复至关重要。如果是胸主动脉夹层术后,要观察胸部伤口情况;如果是腹主动脉夹层术后,要观察腹部伤口情况。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因为感染可能导致体温升高,血压波动,影响主动脉的恢复。对于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