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症状和治疗
干眼症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与烧灼感、视物模糊、眼疲劳等症状,治疗包括基础治疗(改善生活环境、调整用眼习惯)、药物治疗(人工泪液、促进泪液分泌药物)、物理治疗(热敷、睑板腺按摩),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干眼症的症状
1.眼部干涩感:患者常自觉眼睛干燥、有异物感,这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表缺乏足够的润滑所致。年龄较大的人群因泪液分泌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眼部干涩感;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干燥气候或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泪液蒸发加速,也会增加眼部干涩的发生风险。
2.异物感与烧灼感:眼睛里好像有沙尘等异物,伴有灼热样的感觉,这是因为泪膜不稳定,刺激眼表神经引起。女性在生理期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泪液分泌,从而加重异物感和烧灼感;有长期眼部炎症病史的患者,眼表状态不佳,也更易出现此类症状。
3.视物模糊:泪膜不稳定会影响光线在眼表的折射,导致视物模糊,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更为明显。青少年长期过度用眼,如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看书等,易引发视物模糊的干眼症表现;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可能影响泪液分泌,进而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
4.眼疲劳:患者会感觉眼睛容易疲劳,阅读或使用电子设备后症状加重。老年人眼部调节功能下降,本身就易出现眼疲劳,若合并干眼症则会使症状更显著;长期从事精细用眼工作的人群,如程序员、刺绣工等,也是眼疲劳合并干眼症的高发群体。
二、干眼症的治疗
1.基础治疗
改善生活环境:对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的人群,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泪液蒸发;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直吹环境或风沙大的场所。年龄较大的人群更需注意环境湿度对眼部的影响,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有利于缓解干眼症症状。
调整用眼习惯:减少连续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遵循20-20-20规则,即每使用电子设备20分钟,远眺至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避免在昏暗光线下用眼。青少年应合理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预防干眼症的发生发展;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需特别注意用眼习惯的调整,防止眼疲劳和干眼症加重。
2.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通过补充泪液来缓解眼部干涩等症状,市面上有多种不同成分的人工泪液可供选择。对于患有严重干眼症且合并全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人工泪液;妊娠期女性若出现干眼症,应谨慎选择人工泪液,优先选用不含防腐剂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产品。
促进泪液分泌的药物:某些药物可以刺激泪腺分泌泪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例如,对于因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的患者,可能会用到此类药物;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促进泪液分泌药物时需密切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3.物理治疗
热敷: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眼罩进行眼部热敷,可促进眼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不适。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每次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糖尿病患者合并干眼症,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时需家人协助把控温度和时间。
睑板腺按摩:由专业医生或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睑板腺按摩,有助于疏通堵塞的睑板腺,改善泪液的质和量。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干眼症患者适合进行睑板腺按摩;儿童一般较少患干眼症,但若存在先天性睑板腺发育异常等情况,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谨慎进行相关物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