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年龄增长致玻璃体变性等有关,表现为少量黑影飘动不影响视力;病理性与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玻璃体出血、葡萄膜炎等眼部疾病相关,会有相应加重表现及伴随症状;儿童出现飞蚊症要重视排查先天疾病,老年人要警惕病理性因素并定期检查,高度近视人群是高发人群要避免外伤并定期眼底检查,出现飞蚊症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处理。
一、生理性飞蚊症
(一)成因及表现
1.成因: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发生变性、液化,出现微小混浊物。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窗户玻璃上的灰尘,是老化过程中的常见改变,一般在40岁以上人群中较为常见,与长期用眼、年龄相关的玻璃体结构变化等因素有关。
2.表现:眼前会出现飘动的小黑影,类似蚊蝇飞舞,在明亮背景下更明显,数量较少且变化不大,通常不影响视力,对日常生活的干扰较小。
二、病理性飞蚊症
(一)眼部疾病相关
1.视网膜裂孔或脱离
成因: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拉长,视网膜被牵拉,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进而可能发展为视网膜脱离;眼外伤也可能导致视网膜裂孔或脱离。例如,高度近视者眼内结构发生改变,视网膜变得脆弱,更容易出现裂孔。
表现:除了飞蚊症加重外,还可能伴有闪光感、视力下降等。闪光感是视网膜受到刺激的表现,若不及时处理,视网膜脱离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
2.玻璃体出血
成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血管性疾病也可引起玻璃体出血。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视网膜血管病变的风险增加。
表现:突然出现大量飞蚊症,眼前像有黑幕遮挡,视力急剧下降。出血量少的时候可能只是少量黑影飘动,出血量多则严重影响视力。
3.葡萄膜炎
成因: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可引起葡萄膜炎。例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眼部,引发炎症反应。
表现:除飞蚊症外,还可能有眼睛发红、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炎症会影响眼内的玻璃体和视网膜等结构,导致出现飞蚊样的混浊物。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1.特点:儿童突然出现飞蚊症相对较少见,若出现可能与先天性玻璃体异常、视网膜发育异常等有关。比如先天性的玻璃体血管残留等情况。
2.应对:儿童出现飞蚊症需高度重视,因为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眼部结构问题。应及时带儿童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如眼部B超等,排除先天性眼部疾病,确保儿童眼部健康发育。
(二)老年人
1.特点:老年人生理性飞蚊症较为常见,但也要警惕病理性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如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可能伴随飞蚊症出现。
2.应对:老年人出现飞蚊症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如果飞蚊症突然增多、伴有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眼部疾病。
(三)高度近视人群
1.特点:高度近视人群是病理性飞蚊症的高发人群,由于眼轴过长,视网膜、玻璃体等结构受到牵拉,发生病变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很多。
2.应对:高度近视人群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受到外伤,因为这些情况容易诱发视网膜裂孔等严重问题。同时,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网膜的早期病变并进行干预。
突然出现飞蚊症可能是生理性因素,也可能是病理性眼部疾病引起,不同人群的情况有所差异,出现飞蚊症后应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