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的症状是什么
动脉硬化症状因累及动脉不同而异,早期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体检可发现改变;冠状动脉硬化可致心绞痛、心肌梗死,有基础病史者风险高且表现有差异;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及脑梗死、脑出血等,不良生活方式者风险增加;肾动脉硬化可致顽固性高血压、肾脏功能受损,有相关家族史或疾病者风险高;外周动脉硬化以下肢为例可致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等,长期缺乏运动、高脂饮食者易促进其发展。
早期症状:多数早期动脉硬化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通过一些检查发现动脉管壁的改变等情况。这是因为早期动脉硬化对血管功能的影响还比较轻微,身体可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表现。
冠状动脉硬化相关症状:当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硬化时,若狭窄程度逐渐加重,可能会引起心绞痛。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发作性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等部位,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一般持续3-5分钟,可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等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如果冠状动脉发生急性严重狭窄或闭塞,还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同时可能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心肌梗死的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胸闷、心悸等;而年轻患者相对症状可能更典型一些。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心肌梗死的表现上也有一定共性,但女性有时可能更容易被误诊等。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冠状动脉硬化相关症状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或严重。
脑动脉硬化相关症状:脑动脉硬化可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脑梗死时,患者可出现偏瘫、言语不利、口角歪斜、视物模糊等症状;脑出血时,患者多有突发的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表现。不同年龄的脑动脉硬化患者,其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人可能更易出现慢性的认知功能下降等情况。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脑动脉硬化相关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变化。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脑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且病情发展可能更快。
肾动脉硬化相关症状:肾动脉硬化可引起肾脏缺血,导致高血压,这种高血压可能为顽固性高血压,用一般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同时,还可能影响肾脏的功能,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水肿、乏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全身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肾动脉硬化导致的高血压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相对较少见肾动脉硬化,而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男性和女性在肾动脉硬化引发高血压的概率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有肾脏疾病家族史或本身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发生肾动脉硬化的风险更高。
外周动脉硬化相关症状:以下肢动脉硬化为例,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尤其是小腿出现酸胀、疼痛、乏力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可复发。随着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出现静息痛,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下肢疼痛,夜间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导致下肢溃疡、坏死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外周动脉硬化的进展速度可能不同,老年人外周动脉硬化相对更为常见且进展可能较慢。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会促进外周动脉硬化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