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眼睛斜视怎么办
斜视是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的眼外肌疾病,分为共同性和非共同性斜视。小孩斜视需通过视力、眼位、屈光等检查诊断,治疗包括非手术(矫正屈光不正、弱视治疗、视觉训练)和手术,特殊人群(小孩)治疗要注意年龄、生活方式、术后护理等方面,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要点,治疗中要合理用眼、保证户外活动和良好用眼姿势,术后要注意眼部卫生、按时复诊、营养均衡。
一、斜视的定义与分类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等类型。共同性斜视较为常见,多与眼外肌发育异常、屈光不正等因素相关;非共同性斜视常因眼外肌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发生病变引起。
二、小孩斜视的常见检查与诊断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等检查方式了解小孩的视力情况,若存在斜视,可能伴有视力下降等问题,不同年龄段小孩正常视力范围不同,如3-5岁儿童正常视力约在0.5-0.6,6岁以上儿童正常视力应达到1.0左右,视力异常可能是斜视的诱因或结果。
2.眼位检查:包括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试验等。角膜映光法可初步判断眼位偏斜方向,遮盖-去遮盖试验能确定是恒定性斜视还是间歇性斜视等情况。
3.屈光检查:进行散瞳验光等,因为很多小孩斜视与屈光不正有关,如远视、近视、散光等,准确了解屈光状态对后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小孩斜视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矫正屈光不正:如果小孩斜视是由屈光不正引起,如存在远视,需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通过佩戴眼镜使视网膜成像清晰,有助于调整眼位,改善斜视情况。对于伴有散光的小孩,佩戴合适的散光眼镜也很关键,能帮助双眼更好地协调注视。
弱视治疗:若斜视小孩合并弱视,需要进行弱视训练。例如遮盖疗法,遮盖健康的眼睛,强迫斜视眼注视,促进斜视眼视力发育;还有精细目力训练,让小孩进行穿珠子、拼图等精细活动,锻炼斜视眼的视觉功能。
视觉训练:通过专门的视觉训练仪器或方法,训练双眼的视功能,增强双眼的协调能力,有助于改善斜视状况。比如进行融合功能训练等,提高双眼同时注视、融合等能力。
2.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原理是调整眼外肌的附着点位置,从而矫正眼位。手术时机的选择很重要,一般建议在小孩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前进行手术,通常2-6岁是比较合适的手术年龄范围,但具体需根据小孩的病情等综合判断。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眼外肌功能、屈光状态等,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四、特殊人群(小孩)斜视治疗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小孩身体发育等情况不同,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婴幼儿时期发现斜视,由于其视觉系统尚在发育中,治疗要更加积极,及时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因为早期干预对视觉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而较大年龄的小孩,在治疗时要考虑其配合度等问题,家长需协助引导小孩配合检查和治疗。
2.生活方式:在治疗期间,小孩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1-2小时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等问题,对斜视的治疗和预防也有积极作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用眼姿势,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距离和坐姿。
3.术后护理:若小孩进行了斜视手术,术后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小孩用手揉眼睛,防止感染。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观察眼位恢复情况等。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坚果等,促进眼部组织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