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病因包括基础疾病因素和其他因素。基础疾病中高血压是重要危险因素,约70%-80%患者伴高血压,长期高血压致主动脉壁受损;马方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致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发病。其他因素有创伤,胸部钝性创伤及医源性创伤可致夹层;先天性血管异常如主动脉缩窄使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易引发;年龄方面多见于50-70岁人群且有年轻化趋势,性别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女性妊娠时也可能因相关因素增加发病风险。
一、基础疾病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承受持续增高的压力,导致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受损。研究表明,约70%-8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的张力增加,内膜容易受损,血液可通过受损处进入中层,形成夹层。例如,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改变,主动脉中层的胶原和弹性纤维可能出现变性、坏死等情况,从而增加了主动脉夹层发生的风险。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高血压对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影响类似,但在老年人群中,由于血管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高血压的危害可能更为显著。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血压容易出现波动,若血压控制不佳,也会增加主动脉夹层的发病风险。
2.马方综合征
马方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累及主动脉、眼和骨骼等。患者的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有囊性坏死,使主动脉壁不能承受正常血流的压力,容易发生扩张和夹层。研究发现,马方综合征患者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概率较高,且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多在30-40岁左右。该疾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主动脉结构异常,即使没有明显的高血压等其他诱因,也容易出现主动脉夹层。
二、其他因素
1.创伤因素
胸部钝性创伤是导致主动脉夹层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车祸、高处坠落等造成的胸部受到猛烈撞击,可使主动脉壁受到强烈的剪切力,导致内膜撕裂,进而形成主动脉夹层。这种创伤性主动脉夹层通常发生在主动脉弓降部等部位。对于有胸部创伤史的人群,尤其是创伤较严重的情况,需要高度警惕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医源性创伤也可能导致主动脉夹层,如主动脉内介入操作(如主动脉球囊反搏、主动脉造影等)时,可能会损伤主动脉内膜,从而引发夹层。在进行这些有创操作时,医生需要严格规范操作,以降低医源性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
2.先天性血管异常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先天性血管异常情况,会使主动脉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在缩窄部位近端的主动脉承受的压力增高,长期如此会导致主动脉壁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几率。先天性血管异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也可能存在,对于有先天性血管异常的人群,需要密切监测主动脉情况,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主动脉夹层相关病变。
3.年龄与性别因素
年龄方面,主动脉夹层多见于50-70岁的人群,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脉壁会逐渐发生退变,弹性降低,中层的胶原和弹性纤维等成分逐渐出现老化、断裂等情况,使主动脉壁的韧性下降,更容易发生夹层。
性别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男性通常可能有更多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过量饮酒等,这些因素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主动脉夹层的发病风险。而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血容量增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主动脉夹层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本身有基础血管病变的孕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