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眼睛内晶状体混浊致视物模糊的眼病,晶状体透明且可调节形状;按病因、发病时间、混浊部位分类;有视力下降等症状,受年龄、紫外线等因素影响;通过视力等检查诊断;主要靠手术治疗,手术摘除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恢复视力。
晶状体的结构与功能
晶状体主要由蛋白质等组成,其透明性对于维持良好的视觉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晶状体能够随着眼部肌肉的调节改变形状,从而实现对不同距离物体的聚焦,保证成像清晰地落在视网膜上。
白内障的分类
按病因分类: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类型,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混浊;外伤性白内障则是由于眼球受到外伤等因素引起晶状体混浊;并发性白内障是由眼部其他疾病引起,比如葡萄膜炎、青光眼等疾病影响晶状体代谢导致混浊。
按发病时间分类:可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获得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就已存在,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母体的一些不良因素(如感染、药物等)有关;后天获得性白内障则是出生后各种因素导致的晶状体混浊。
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分类:有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等。皮质性白内障是晶状体皮质发生混浊,从周边开始逐渐向中心发展;核性白内障是晶状体核发生混浊,早期核硬度增加,屈光指数发生变化,可产生核性近视,随着核混浊加重,视力逐渐下降;后囊下白内障是晶状体后囊膜下皮质出现混浊。
白内障的症状
视力逐渐下降是白内障最常见的症状,而且这种视力下降通常是无痛性的,患者可能感觉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比如看远处的物体、阅读文字等都会受到影响。
还可能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眩光、色觉改变等症状。例如在强光下,患者可能会觉得光线周围有晕圈,看颜色时可能会感觉颜色不如以前鲜艳等。
白内障的危险因素
年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发生退行性变化的概率增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紫外线暴露: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增加晶状体受到损伤从而发生白内障的风险,例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经常在没有防护措施下暴露于阳光下的人群,患白内障的几率相对较高。
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晶状体的代谢,容易引发白内障;高血压患者也可能因眼部血液循环等问题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
眼部外伤或炎症:眼部受到外伤或者患有葡萄膜炎等眼部炎症,会破坏晶状体的正常结构和代谢,从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吸烟:吸烟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损伤晶状体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
白内障的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检查等进行诊断。视力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视力情况;眼压检查是为了排除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因为一些青光眼也可能伴有视力下降等类似白内障的表现;裂隙灯检查则可以直接观察晶状体的情况,能够清晰看到晶状体是否混浊以及混浊的部位、范围等详细信息。
白内障的治疗
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有效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过手术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然后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恢复患者的视力。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眼部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等。对于一些不适合立即手术的患者,可能会先采取一些保守措施,如佩戴眼镜等,但手术仍然是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的主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