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体征
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呼吸困难表现,劳力后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表现,以及劳力当时或其后即刻等发生的晕厥或接近晕厥表现;体征有主动脉瓣区粗糙响亮呈递增-递减型向颈部传导的收缩期杂音等心脏杂音表现,还有细迟脉、收缩压和脉压降低等其他体征表现。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主动脉瓣狭窄最常见的早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运动耐量逐渐下降,轻微活动甚至静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进而导致左心房、肺静脉压力升高,引起肺淤血。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影响日常的玩耍、运动等活动;对于女性患者,若本身活动量相对较大,劳力性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并更明显地影响生活质量。
2.端坐呼吸: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常被迫采取端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平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而端坐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呼吸深快。重者可伴有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与肺淤血、气道痉挛等因素有关。
(二)心绞痛
1.机制: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受阻,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多在劳累后发作,也可在静息时发生。
2.特点:疼痛性质与冠心病心绞痛相似,但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心绞痛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可能较差。在老年患者中,可能同时合并冠心病,增加了心绞痛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对于年轻患者,若出现劳力性心绞痛,需高度警惕主动脉瓣狭窄的可能。
(三)晕厥或接近晕厥
1.发生机制:多发生于劳力当时或其后即刻,少数在休息时发生。其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外周血管扩张,而左心室不能相应增加心排血量,导致脑供血不足;也可能是运动时心率增快,舒张期缩短,进一步减少左心室充盈,心排血量下降;另外,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影响心脏收缩功能,也可导致心排血量降低,引起脑缺血而发生晕厥。
2.表现:患者突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可伴有抽搐等表现,恢复后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在儿童中,晕厥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及时评估主动脉瓣情况;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特点,在运动或其他诱因下更易发生晕厥,需密切关注。
二、体征表现
(一)心脏杂音
1.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典型的杂音为粗糙而响亮的射流性杂音,3/6级以上,呈递增-递减型,向颈部传导。这是由于左心室射血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时产生湍流所致。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该杂音,是主动脉瓣狭窄最重要的体征。儿童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特点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仍以收缩期杂音为主要表现;女性患者若合并其他心脏结构异常,杂音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其他瓣膜区杂音: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由于左心室射血时间延长,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同时,由于左心房代偿性收缩增强,心尖部可能闻及第四心音。
(二)其他体征
1.脉搏:脉搏细弱,上升缓慢,峰值低,称为“细迟脉”。这是因为左心室射血受阻,心排血量减少,脉搏波上升速度减慢,幅度降低。在儿童中,可通过触摸桡动脉等判断脉搏情况;对于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可能影响脉搏的触诊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
2.血压:收缩压和脉压降低。由于心排血量减少,收缩压降低;同时,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不明显时,脉压也会降低。但在早期,患者血压可能正常或仅有轻度降低,随着病情进展,血压降低逐渐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