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有什么症状
子宫肌瘤常见症状包括月经改变,如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腹部包块,肌瘤增大至超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触及;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伴盆腔充血致白带增多,合并感染有脓性白带等;压迫症状,压迫膀胱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致便秘、里急后重;腹痛、腰酸、下腹坠胀,肌瘤红色样变、蒂扭转、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相关疼痛,经期加重;还有不孕或流产、贫血等其他症状,不同人群表现各有特点。
经量增多:是子宫肌瘤较常见的症状,多见于肌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黏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月经过多,随肌瘤增大,经期延长,一旦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有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脓血样排液等。不同年龄、不同生育状况的女性表现可能不同,比如生育期女性可能因经量增多导致贫血,出现乏力、心慌等症状;而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时多时少。长期经量增多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相关表现,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月经周期缩短: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正常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月经周期缩短,比如原本28-30天的周期可能变为20天左右。
腹部包块
当肌瘤较小时,腹部摸不到包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时,可从腹部触及包块。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子宫位置相对下移,更易触及。多见于肌壁间肌瘤向子宫表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患者自己可在下腹部摸到质硬、不规则的包块,伴有下坠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久坐的人,可能对腹部包块的察觉相对不敏感,而经常运动的人可能更容易早期发现腹部包块的变化。
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导致白带增多。若肌瘤合并感染,还可出现脓性白带。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性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流液。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比如青春期女性出现白带增多需警惕是否合并子宫肌瘤等病变;而育龄期女性若白带增多伴有异味等,也应及时排查子宫肌瘤等疾病。
压迫症状
压迫膀胱:子宫前壁的肌瘤如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尿急。较大的肌瘤可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出现频繁排尿的症状。对于有基础膀胱疾病的患者,如膀胱过度活动症,子宫肌瘤导致的压迫症状可能会加重其尿频等不适,需要特别关注。
压迫直肠:子宫后壁的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便秘、里急后重感。一些老年女性本身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子宫肌瘤引起的直肠压迫症状可能会加重便秘等问题,影响生活舒适度。
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无腹痛,当肌瘤发生红色样变时,可出现急性腹痛,伴有发热。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合并盆腔感染时,也可引起腹部疼痛。此外,肌瘤常引起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且在经期加重。对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女性,子宫肌瘤引起的腰酸、下腹坠胀等症状可能会被掩盖或加重,需要注意区分。
其他症状
不孕或流产: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宫肌瘤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此外,黏膜下肌瘤可影响胚胎着床,增加流产的风险。
贫血: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出现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不同年龄的贫血患者表现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期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成年女性贫血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老年女性贫血可能加重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