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癜风
白癜风是常见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发病与自身免疫、遗传、神经精神、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等因素相关,有皮肤白斑等表现,诊断依据病史和皮肤表现等,可与贫血痣等鉴别,治疗方法多样,需根据情况选方案,患者日常要注意避免暴晒等促进恢复
一、定义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表现为皮肤出现白斑,可发生于人体的各个部位,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黑素细胞功能丧失或结构破坏有关。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自身免疫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白癜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黑素细胞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攻击黑素细胞,导致黑素细胞受损或破坏,进而引起皮肤色素脱失。例如,多项临床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白癜风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人群。
(二)遗传因素
遗传在白癜风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白癜风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多个基因位点与白癜风的发病相关。如果家族中有白癜风患者,其他家庭成员患白癜风的风险会增加。但遗传因素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还需要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可能发病。
(三)神经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白癜风。这是因为神经精神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黑素细胞的功能。例如,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可能对黑素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或者影响黑素细胞的正常代谢。
(四)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说
黑素细胞合成黑素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如多巴、多巴醌等)过度堆积或代谢异常,可能会对黑素细胞自身造成损伤,导致黑素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引起色素脱失。
三、临床表现
(一)皮肤表现
典型的白癜风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白斑,白斑边界清楚,周边皮肤色素可相对增加。白斑可单发或多发,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泛发全身。早期白斑颜色多为浅白色,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变为乳白色、瓷白色。白斑处一般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但在暴晒后可能会出现红斑、疼痛等炎症反应。
(二)好发部位
白癜风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好发于暴露及摩擦部位,如面部、颈部、手背、腕部、前臂、腰骶部等。此外,口唇、阴唇、龟头及包皮内侧黏膜等部位也可受累。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的皮肤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可借助伍德灯检查,伍德灯下白癜风的白斑表现为亮白色荧光;皮肤镜检查也有助于观察白斑处黑素细胞的形态等情况;对于不典型的病例,还可能需要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表现为黑素细胞减少或消失等。
(二)鉴别诊断
需要与贫血痣、无色素痣、花斑癣等疾病相鉴别。贫血痣为先天性局限性色素减退斑,摩擦局部时,白斑不发红,周围正常皮肤发红;无色素痣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表现为局限性浅色斑,边界多不规则;花斑癣是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白斑边界不清,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或孢子。
五、治疗与管理
目前白癜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均难以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白斑复色等。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光疗(如窄谱中波紫外线、308准分子激光等)、移植治疗(如自体表皮移植、微小皮片移植等)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在治疗时更应谨慎选择温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对于老年人,需要考虑其身体机能状况等因素来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暴晒、保持心情舒畅、均衡饮食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