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
心脏搭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外科手术,用于改善心肌供血,适用严重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并发症患者,大致过程包括获取血管移植物和搭建旁路通道,有一定风险,术后需密切监测和康复,与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比各有特点,药物治疗是基础,介入治疗创伤小但对复杂病变效果可能不如搭桥手术,搭桥手术对多支血管病变治疗彻底但创伤风险大。
一、心脏搭桥手术的定义
心脏搭桥手术,医学上全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外科手术。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通过该手术可以为心脏建立一条新的血液供应通道,将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等)截取一段,一端连接在主动脉上,另一端连接在狭窄血管远端的冠状动脉处,使血液绕过狭窄或阻塞的部位,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二、手术的适用情况
1.严重冠心病患者:当患者的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狭窄时,例如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等情况,通常需要考虑心脏搭桥手术。这些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往往超过70%,严重影响心肌的血液灌注,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2.心肌梗死并发症患者:对于因心肌梗死导致室壁瘤形成、乳头肌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患者,心脏搭桥手术可能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和预后。
三、手术的大致过程
1.获取血管移植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血管作为移植物,如大隐静脉通常从患者的腿部获取,乳内动脉多从胸部获取。
2.搭建旁路通道:将获取的血管一端吻合到主动脉上,另一端吻合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远端的血管上,使血液能够通过新搭建的通道流向缺血的心肌区域。
四、手术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1.手术风险:心脏搭桥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的成功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一般来说,在大型的心脏中心,手术的死亡率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如1%-3%左右,但具体风险因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病变复杂程度等因素而异。例如,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2.术后注意事项:患者术后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等。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按时服用药物等。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防止感染,定期复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肺部感染,鼓励其深呼吸和咳嗽排痰;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和心脏功能恢复;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必须戒烟,吸烟会加重血管痉挛,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
五、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方法,适用于轻度冠心病患者或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药物可以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冠状动脉狭窄的问题。而心脏搭桥手术可以直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对于严重冠心病患者来说,是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有一定创伤和风险。
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支架植入狭窄的冠状动脉内,撑开血管,改善心肌供血。与心脏搭桥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对于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等情况,其治疗效果可能不如心脏搭桥手术,而且存在支架再狭窄的可能性。心脏搭桥手术对于多支血管病变的治疗更为彻底,但手术创伤和风险相对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