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阵发性心动过速需先保持冷静,偶尔轻发可试刺激迷走神经方法,严重或频繁发作就医。通过心电图等检查评估,药物、电复律、导管消融术等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者有不同注意事项,治疗要综合考虑各自情况。
一、识别与初步应对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突然加快。当怀疑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记录发作时的心率等初步情况。如果是偶尔发作且症状较轻,可尝试一些简单的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比如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或者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感等,部分人可能通过这些方法使心动过速终止。但如果发作频繁、症状严重(如出现头晕、黑矇、胸痛等),应立即就医。
二、医疗评估与检查
1.心电图检查:这是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重要手段,通过心电图可以明确心动过速的类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心动过速治疗方案有所差异。医生会根据心电图表现来准确判断病情。
2.其他检查:可能还会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Holter),以记录更长时间内心脏的电活动情况,有助于发现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还可能进行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因为一些心脏结构异常可能会引发阵发性心动过速。
三、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心动过速的类型选用合适的药物,例如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会使用腺苷等药物,但具体药物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2.非药物治疗
电复律: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会采用电复律的方法,通过特定的电流刺激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但电复律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由医生严格掌握。
导管消融术:对于频繁发作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导管消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导管到达心脏内特定部位,消除引起心律失常的异常病灶,达到根治的目的。例如对于某些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术的成功率较高。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时,家长要保持镇定,及时带孩子就医。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充分考虑其安全性,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在适合的情况下谨慎选择导管消融术等。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发作时的症状变化,如心率、精神状态等。
2.老年人:老年人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时,要更加重视。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选择相对安全、对其他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例如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对肝肾功能有严重影响且可能与基础疾病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
3.女性: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时要特别谨慎。治疗时需要权衡对胎儿的影响,非药物治疗手段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孕期的特殊性。在药物使用上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需在妇产科医生和心内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治疗。而对于非孕期的女性,要注意月经周期等因素对心律失常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也要考虑药物对女性内分泌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4.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心脏基础疾病(如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人群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时,治疗要更加复杂。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处理阵发性心动过速。例如有心肌病的患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对心肌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与阵发性心动过速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