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死精症
死精症是精液中死亡精子超40%的病症,病因有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高温环境等)、年龄、病史等因素,诊断靠精液常规、生化、内分泌检查,危害在生育和心理方面,预防保健需调整生活方式、预防治疗疾病、定期体检。
死精症的病因
疾病因素:
生殖系统感染: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例如,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精囊炎,会影响精子的生存环境,导致精子大量死亡。相关研究表明,生殖系统感染可使精浆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pH值、渗透压等异常,从而不利于精子存活。
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会使睾丸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同时血液淤滞导致睾丸缺氧,进而引起精子死亡。有研究显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死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酗酒:长期吸烟的男性,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力,增加死精的概率。大量饮酒会使体内酒精浓度升高,干扰精子的正常代谢,导致精子死亡。例如,长期每天吸烟超过20支的男性,死精症的发生率较不吸烟者显著升高。
高温环境: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如长时间泡温泉、久坐、穿紧身裤等,会使阴囊局部温度升高,超过精子存活的适宜温度,影响精子的正常功能,导致精子死亡增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生精功能会逐渐下降,精子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死精症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一般35岁以上男性死精症的发生风险相对高于年轻男性。
病史因素:有睾丸外伤、隐睾等病史的男性,睾丸的正常生精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死精症。比如隐睾患者,由于睾丸未降入阴囊,处于相对高温的腹腔或腹股沟部位,生精功能受损,死精率较高。
死精症的诊断方法
精液常规检查:这是诊断死精症的基本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精液涂片,计数死亡精子的比例。一般需要多次检查,因为一次检查可能存在误差。例如,连续3次精液常规检查,发现死亡精子比例均超过40%,可初步考虑死精症。
精液生化检查:检测精浆中的果糖、酸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了解精浆的成分和功能状态。如果精浆中的某些生化指标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影响精子存活的因素。比如精浆中果糖含量降低,可能与精囊腺功能异常有关,进而影响精子的能量供应,导致精子死亡。
内分泌检查:测定性激素水平,如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等。内分泌失调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通过内分泌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因素导致的死精症。例如,卵泡刺激素升高提示睾丸生精功能可能受损,进而影响精子的生成和存活。
死精症的危害
生育方面:死精症会导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因为死亡的精子无法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影响受孕。即使有少量存活精子,也可能因为精子质量差,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等问题。
心理健康方面:患死精症的男性可能会面临生育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尤其是有生育计划的男性,长期无法自然受孕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影响家庭关系和生活质量。
死精症的预防与保健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减少饮酒量,最好戒烟戒酒,以改善精子生存的内环境。
避免高温环境:减少长时间泡温泉、久坐的时间,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避免睾丸局部温度过高。
疾病预防与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如发现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对于精索静脉曲张等可能影响精子质量的疾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轻度精索静脉曲张可通过穿戴阴囊托等方式缓解,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定期体检:男性应定期进行生殖系统体检,包括精液常规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精子质量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尤其是有生育计划的男性,孕前检查非常重要,可以了解精子的健康状况,提前发现死精症等问题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