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心脏病的症状
甲亢性心脏病有心脏方面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本身的相关症状。心脏方面包括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房性早搏)、心力衰竭(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等,右心衰竭有体循环淤血表现)、心肌肥厚与扩大;甲状腺功能亢进本身有高代谢症状(多汗、怕热、体重减轻)、甲状腺肿大、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烦躁不安、手抖、失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有差异,有甲亢病史者出现相关症状应警惕,需及时就医检查。
一、心脏方面症状
1.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是甲亢性心脏病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在老年甲亢患者中相对多见。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房肌细胞的不应期缩短等电生理特性改变,从而引发心房颤动。患者可感觉心悸、心跳不规则等,听诊时可发现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等。
房性早搏:也较为常见,患者可能偶尔感到心脏有提前搏动的情况,一般通过心电图检查可明确发现房性早搏的存在,表现为心电图上提前出现的P波,其后继之QRS波群等特征。
2.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早期可能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活动后出现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坐起,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缓解,重者可伴有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或粉红色泡沫痰等。这是因为甲亢时心脏负荷增加,心肌长期处于高动力状态,逐渐导致心肌受损,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肺循环淤血所致。
右心衰竭:可出现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下肢水肿,开始多见于踝部,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还可出现肝脏淤血肿大,伴有肝区胀痛等;胃肠道淤血可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右心衰竭多是由左心衰竭发展而来,长期肺循环压力增高,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引起右心衰竭。
3.心肌肥厚与扩大
由于甲状腺激素长期作用于心脏,心肌细胞会发生代偿性肥厚,进而可能导致心脏扩大。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发现心室壁增厚、心腔扩大等情况。长期的心肌肥厚和扩大会进一步影响心脏的功能,增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本身的相关症状
1.高代谢症状
多汗:患者往往比常人更容易出汗,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有明显的多汗表现,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机体代谢率增高,产热增加,通过出汗来散热。
怕热:患者常感觉比周围人更怕热,喜欢处于凉爽的环境中,也是由于代谢率增高,机体产热过多所致。
体重减轻:尽管食欲亢进,但由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患者体重仍会明显减轻。例如,部分患者在短期内体重可下降5-10公斤甚至更多。
2.甲状腺肿大
多数患者可触及甲状腺肿大,可呈弥漫性肿大,质地多较柔软,部分患者可伴有震颤和血管杂音,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多,甲状腺血流丰富所致。
3.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烦躁不安:患者情绪容易激动,表现为烦躁不安,难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等。
手抖:双手平伸时可出现细微的震颤,这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有关,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失眠: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或睡眠浅、易惊醒等,也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表现之一。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甲亢性心脏病的症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心脏方面的症状相对不典型,而更突出甲状腺功能亢进本身的高代谢症状;女性患者在情绪方面的改变可能更为明显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压力、熬夜等可能会加重甲亢性心脏病的病情,所以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等。有甲亢病史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心脏相关症状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本身的症状,应高度警惕甲亢性心脏病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