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与增生的区别表
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结果上存在差异。发病机制上,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等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等可增加风险;前列腺增生与年龄增长和有功能睾丸有关,50岁以上易发。临床表现中,前列腺炎有局部、排尿及全身症状,儿童表现需关注;前列腺增生主要是进行性排尿困难等,以老年人为主。检查方面,前列腺液检查、超声检查、直肠指诊在两者中有不同表现及意义。
一、发病机制差异
1.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病原体入侵等引起,例如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前列腺,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释放会导致前列腺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表现,年龄上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病,性生活不规律、久坐、酗酒等生活方式会增加发病风险,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等情况也易诱发前列腺炎。
2.前列腺增生:主要与年龄增长和有功能的睾丸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前列腺间质和腺上皮细胞逐渐增生,雄激素(主要是双氢睾酮)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年龄是重要因素,一般50岁以上男性开始出现相关病理改变,且年龄越大发病几率越高,生活方式中久坐等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但并非直接致病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基于年龄和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导致前列腺组织增生。
二、临床表现不同
1.前列腺炎
局部症状:会阴部、耻骨上区等部位坠胀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沟区等,急性前列腺炎时疼痛较剧烈,慢性前列腺炎多为隐痛或胀痛。
排尿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较为常见,急性前列腺炎时可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慢性前列腺炎也可能有排尿不尽感等。
全身症状:急性前列腺炎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慢性前列腺炎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仅有低热等情况,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因症状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需家长密切关注儿童前列腺炎的异常表现,如是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排尿异常等。
2.前列腺增生
排尿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初期可出现尿频,尤其是夜尿增多,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射程变短、尿滴沥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尿潴留,老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因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逐渐明显,且老年男性可能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会影响排尿症状的表现和治疗决策。
三、检查方法及结果差异
1.前列腺液检查
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有的可出现脓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细菌培养可能发现致病菌,通过前列腺液检查可以明确炎症的存在及感染类型等,对于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男性的前列腺液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需要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液检查一般无明显炎症表现,主要通过其他检查来评估前列腺增生情况。
2.超声检查
前列腺炎:超声检查可发现前列腺大小一般无明显增大或轻度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等表现,通过超声可以排除其他导致前列腺异常的疾病,对于判断前列腺炎的严重程度和辅助诊断有帮助,儿童进行超声检查时要注意检查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前列腺增生: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测量前列腺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等,能准确评估前列腺增生的程度,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老年人进行超声检查相对较方便,可多次复查观察前列腺增生的变化情况。
3.直肠指诊
前列腺炎:急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体积可增大,质地较硬,有明显压痛,局部温度可能升高;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可呈饱满、增大、质地柔软、有轻度压痛等表现,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可以初步判断前列腺的大致情况,不同年龄男性直肠指诊时的操作和感知略有不同,儿童一般不进行直肠指诊检查。
前列腺增生:直肠指诊可触及前列腺增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中央沟变浅或消失等,通过直肠指诊可以初步估计前列腺的大小和质地等情况,老年人进行直肠指诊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