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胸腔积液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包括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可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恶性肿瘤可致)、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可致)、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如恶性肿瘤、淋巴管肌瘤病可致)。
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
1.心力衰竭:当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尤其是右心衰竭,会导致体循环淤血,使得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进而引起胸腔积液。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约有30%-40%的胸腔积液是由心力衰竭所引发,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减退的几率增加,且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疾病,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更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的胸腔积液。
2.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会使心包增厚、粘连,限制心脏的舒张功能,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升高,从而形成胸腔积液。这类患者通常有明确的心包炎病史,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发现心包的异常改变,其胸腔积液的发生与心包的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中青年多见。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胸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膜炎,如细菌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等,会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例如,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炎症反应,使得胸膜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等渗出物进入胸腔形成胸腔积液。据统计,结核性胸膜炎约占胸腔积液病因的20%-30%,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易发生,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这些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而引发胸膜炎及胸腔积液。
2.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瘤是导致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胸膜,会刺激胸膜产生炎症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等渗出液积聚在胸腔形成胸腔积液。恶性肿瘤相关的胸腔积液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随着年龄增长,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据临床资料显示,约有40%的恶性胸腔积液是由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所致。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1.低蛋白血症: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蛋白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从尿液中丢失,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从而使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易从血管内渗出至胸腔形成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相关的胸腔积液在患有慢性肝病或肾病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长期患有肝硬化或肾病综合征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其发生胸腔积液的风险较高,在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发生,但以患有基础慢性疾病的人群为主。
2.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如极度消瘦、长期节食的人,也会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进而引起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胸腔积液。这种情况在营养不良的特殊人群中较为突出,如一些贫困地区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或者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等导致营养不良的患者,其发生胸腔积液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多见于青少年或中青年人群中因特殊原因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
1.恶性肿瘤:当恶性肿瘤阻塞壁层胸膜淋巴引流时,会导致胸腔内液体引流不畅,从而形成胸腔积液。例如,肺癌等肿瘤细胞侵犯并阻塞胸膜淋巴管,使得淋巴回流受阻,胸腔积液逐渐积聚。恶性肿瘤所致的因淋巴引流障碍引起的胸腔积液与肿瘤的进展程度相关,在肿瘤晚期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生机制与肿瘤对胸膜淋巴管的侵犯和阻塞密切相关,各年龄段的肿瘤患者均有可能出现,但以肿瘤晚期患者为主。
2.淋巴管肌瘤病: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累及肺淋巴管,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引流障碍,进而引起胸腔积液。该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其发病机制与淋巴管的异常增生和阻塞有关,临床相对少见,但也是导致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引起胸腔积液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