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怎么得来的
前列腺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感染可经尿道上行、血行等途径侵入,非细菌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等侵入)、排尿功能障碍(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膀胱过度活动症可致尿液反流引发化学性前列腺炎)、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焦虑抑郁等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易诱发)、免疫反应异常(前列腺组织可作为自身抗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致炎)、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盆底肌肉功能紊乱致前列腺液淤积引发炎症,久坐、长期骑自行车等易致盆底肌肉功能失调)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常见的致病细菌有大肠埃希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前列腺。例如,经尿道上行感染是较为常见的方式,细菌可从尿道外口进入尿道,再沿尿道黏膜上行至前列腺部尿道,进而侵入前列腺引发炎症。在一些性生活不规律、有尿道器械操作史的人群中,细菌感染导致前列腺炎的风险增加。比如长期憋尿会使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导管,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增加细菌感染前列腺的可能性。
血行感染也是细菌传播至前列腺的途径之一,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中的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前列腺,如皮肤、扁桃体、龋齿、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灶,细菌随着血流到达前列腺,引起炎症反应。
2.非细菌病原体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细菌病原体也可引起前列腺炎。它们可通过性接触等途径传播,侵入前列腺后引发炎症。例如,在不洁性行为后,支原体、衣原体有可能感染男性的生殖泌尿系统,包括前列腺,从而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这类感染在性活跃的人群中相对更易出现,尤其是年轻且性生活较频繁的男性。
二、排尿功能障碍
1.尿液反流:
当尿道括约肌功能失调时,会导致尿液反流进入前列腺。正常情况下,尿道括约肌能防止尿液逆流,但如果括约肌功能出现紊乱,膀胱内的尿液就会反流入前列腺腺管内。尿液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反流进入前列腺后可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例如,一些患有盆底肌功能失调的患者,由于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协调功能异常,容易发生尿液反流至前列腺,长期如此就可能引发前列腺炎。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频繁收缩,也容易出现尿液反流至前列腺的情况,进而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风险。
三、精神心理因素
1.长期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精神心理状态下,会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例如,长期精神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尿道内压增加,前列腺管排泄受阻,从而容易诱发前列腺炎。有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而精神心理因素又可能加重前列腺炎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在一些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紧张的人群中,如白领阶层,由于长期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患前列腺炎的概率相对较高。
四、免疫反应异常
1.自身免疫因素参与:
前列腺组织可能作为自身抗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当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前列腺组织识别为外来入侵的抗原时,就会产生免疫反应攻击前列腺组织,导致炎症的发生。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更容易出现前列腺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在老年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同时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增加,这也使得老年男性患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的风险有所上升。
五、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
1.盆底肌肉功能紊乱:
盆底肌肉的紧张度异常可影响前列腺的正常生理功能。盆底肌肉紧张时,会导致前列腺部尿道压力增加,影响前列腺液的排出,造成前列腺液淤积,从而容易引发炎症。例如,久坐的人群,如司机、办公室职员等,长时间保持坐姿会使盆底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增加盆底肌肉功能紊乱的风险,进而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几率。长期骑自行车的人,由于自行车坐垫对会阴部的压迫,也会导致盆底肌肉血液循环不畅,肌肉功能失调,容易引发前列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