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癌是怎么回事
疤痕癌是一种罕见皮肤恶性肿瘤,发生于长期不愈疤痕基础上,由特殊疤痕类型、慢性刺激、长期不愈疤痕病史等引发,临床表现有疤痕局部变化、破溃出血、疼痛、周边组织改变等,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理检查,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结合其他综合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有基础病史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疤痕癌的定义
疤痕癌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长期不愈的疤痕基础上。一般认为是在疤痕组织的基础上,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等因素,导致疤痕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
二、引发疤痕癌的因素
1.疤痕类型:某些特殊类型的疤痕,如烧伤疤痕、慢性溃疡疤痕等,发生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烧伤后形成的疤痕,如果长期受到摩擦、搔抓等刺激,就容易诱发癌变。这是因为这些疤痕组织的结构和细胞特性发生了改变,为细胞恶变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慢性刺激:长期的机械性刺激,像疤痕部位反复受到衣物的摩擦、自身的搔抓等;化学性刺激,比如疤痕局部接触到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物理性刺激,如紫外线的长期照射等,都可能促使疤痕组织发生恶变。以长期搔抓疤痕为例,搔抓会不断损伤疤痕部位的皮肤组织,导致炎症反复发生,进而增加了细胞恶变的几率。
3.病史因素:有长期不愈疤痕病史的人群,其发生疤痕癌的可能性比普通人群高。例如,一个人烧伤后疤痕历经数年仍未愈合,并且不断出现异常变化,如疤痕迅速增大、表面出现破溃、出血、伴有明显疼痛等,就需要高度警惕疤痕癌的可能。
三、疤痕癌的临床表现
1.疤痕局部变化:原本的疤痕出现形态、大小的改变,如疤痕迅速增大,质地变得坚硬,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界限变得不清晰。
2.破溃与出血:疤痕表面可能出现经久不愈的破溃,并且容易出血,出血后不易止住。
3.疼痛:患者可能会感到疤痕部位出现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间歇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与普通疤痕的轻微不适不同,往往较为明显。
4.周边组织改变:疤痕周围的皮肤可能出现红肿、变硬等现象,区域淋巴结可能有肿大的情况。
四、疤痕癌的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疤痕的形成时间、是否有长期刺激因素、疤痕的变化情况等病史信息。
2.体格检查:仔细检查疤痕局部的形态、质地、有无破溃出血等情况,以及周边组织和淋巴结的状况。
3.病理检查:这是确诊疤痕癌的关键方法。通过取疤痕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判断是否有癌细胞存在以及癌细胞的类型等。
五、疤痕癌的治疗
一旦确诊为疤痕癌,主要的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术切除。手术需要尽量彻底地切除肿瘤组织以及周围可能受侵犯的组织。对于一些无法完全手术切除或者有转移倾向的患者,可能还会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如果有疤痕,家长要格外注意避免儿童搔抓疤痕,因为儿童皮肤娇嫩,搔抓更容易损伤疤痕组织,增加癌变风险。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疤痕的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本身存在一定的退变,疤痕组织的修复和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相对较弱。老年人如果有长期不愈的疤痕,更要注意避免各种刺激因素,定期进行皮肤检查,一旦发现疤痕有异常变化,要尽早诊断和治疗。
3.女性:女性如果疤痕在暴露部位,除了注意上述一般事项外,还要考虑美观因素对心理的影响,但不能因为美观而忽视疤痕的健康状况。要平衡好对美观的关注和对疤痕癌变风险的警惕,及时处理异常的疤痕变化。
4.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由于这类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疤痕更容易出现问题。在面对疤痕癌相关情况时,要更加积极地控制基础疾病,同时在治疗疤痕癌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治疗可能对基础疾病的干扰,制定更加谨慎全面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