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了解一般信息、血压相关情况等)、体格检查(测身高体重、检查腹部血管杂音等特殊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激素水平检测,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检查肾脏和肾上腺等)、特殊检查(动态血压监测、肾动脉造影、睡眠呼吸监测等),以明确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及病因。
一、病史采集
1.一般信息: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继发性高血压的好发原因可能不同,例如年轻女性可能需关注内分泌相关疾病,老年男性可能与肾动脉狭窄等血管性疾病相关。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情况(如盐摄入情况)、吸烟饮酒史等,高盐饮食可能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相关,长期吸烟饮酒可能影响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还要询问病史,包括既往是否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这些基础疾病可能是引发继发性高血压的诱因。
2.血压相关情况:询问血压升高的具体情况,包括血压升高的时间、血压值的波动情况等,例如是否在某一特定时间段血压显著升高,有助于判断可能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如嗜铬细胞瘤可能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
二、体格检查
1.一般体征: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超重或肥胖可能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相关。检查心率、心律等,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伴有心率或心律的异常。
2.特殊体征:检查腹部是否有血管杂音,肾动脉狭窄时可能在上腹部或背部听到血管杂音;检查甲状腺是否肿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可有肿大表现;检查四肢血压,若双侧上肢血压差异较大或四肢血压与正常情况不符,需考虑大动脉炎等疾病。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常规:了解是否有贫血等情况,慢性肾病等可能伴有贫血。
血生化:检测血钾、血钠、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血钾降低常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血肌酐、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可能与肾性高血压相关;血钠异常也可能与某些内分泌疾病有关。
激素水平检测:如醛固酮、皮质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相关指标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醛固酮水平升高、肾素降低;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质醇水平异常等。
2.尿液检查
尿常规: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等情况,肾脏疾病时尿常规可能有异常表现。
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嗜铬细胞瘤患者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如香草扁桃酸等)可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肾脏超声: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有助于发现肾实质性病变、肾动脉狭窄等情况,肾动脉狭窄时肾脏可能有血流异常等超声表现。
肾上腺超声:对肾上腺病变的筛查有一定帮助,可发现肾上腺肿瘤等病变。
2.CT检查
肾脏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的结构,对于肾肿瘤、肾动脉狭窄等的诊断价值较高。
肾上腺CT:可明确肾上腺是否有增生、肿瘤等病变,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磁共振成像(MRI)
肾动脉MRI: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尤其是对一些肾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含碘造影剂的患者。
肾上腺MRI:对肾上腺病变的诊断与CT类似,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独特优势,如对软组织的分辨等。
五、特殊检查
1.动态血压监测:监测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有助于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和某些继发性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等可能有特殊的血压波动特点。
2.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高度怀疑肾动脉狭窄且准备进行介入治疗等情况下考虑使用。
3.睡眠呼吸监测:对于怀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可明确诊断,该检查通过监测睡眠过程中的呼吸、血氧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及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