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被高压电烧伤后,需先立即脱离电源并检查伤情,接着进行创面初步处理,包括降温与保护创面,然后尽快送往有烧伤专科的医院并详细提供受伤情况,后续治疗要进行创面评估处理及全身情况监测治疗,康复护理要注意创面护理和功能锻炼,不同人群在各环节有特殊注意事项,要采取正确措施针对性处理。
一、现场急救
1.立即脱离电源:应迅速切断电源,如无法及时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不导电物体将伤者与电源分开,避免自身触电。这是因为高压电具有极大的能量,持续接触会加重损伤,所以首要任务是让伤者尽快脱离电源环境,减少进一步损伤的风险。对于儿童,由于其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家长和监护人平时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避免儿童接触电源;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脱离电源过程中可能因紧张等因素加重病情,需格外谨慎操作。
2.检查伤情:脱离电源后,迅速检查伤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等情况。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与成人有所不同,要注意按压的力度和频率;对于有头部外伤等情况的患者,需特别留意是否有颅内损伤等合并症。
二、创面初步处理
1.降温处理: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持续冲洗30分钟左右,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热力对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冲洗时要注意水流不宜过急,避免加重创面的机械性损伤。对于婴幼儿,由于皮肤娇嫩,冲洗时要控制好水温,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对于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要注意观察冲洗后的反应,防止冻伤等情况。
2.保护创面: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创面,避免创面再次污染。可使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若没有无菌敷料,也可用清洁的布料替代,但要注意保持创面的清洁。对于儿童,要选择柔软、无菌的敷料,避免对创面造成摩擦;对于糖尿病患者等有血管病变的人群,创面更容易感染,更要严格注意创面的保护。
三、及时就医
1.尽快送往有烧伤专科的医院:高压电烧伤往往损伤较深,涉及的组织范围可能较广,需要专业的烧伤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体位,如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对于儿童,转运时要确保其舒适和安全,可适当安抚;对于老年患者,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
2.向医生详细提供受伤情况:包括触电的时间、电压、电流接触部位、创面的范围和外观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伤情,制定治疗方案。
四、后续治疗要点
1.创面评估与处理:医生会对创面进行详细评估,判断烧伤的深度等情况。对于深度烧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痂、植皮等。儿童由于皮肤修复能力较强,但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麻醉的安全和术后的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后要加强抗感染等护理措施。
2.全身情况监测与治疗:高压电烧伤可能会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伤,如心肌损伤、肾功能损害等,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对于出现全身症状的患者,要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儿童要注意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监测;老年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五、康复护理注意事项
1.创面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换药。儿童的创面愈合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搔抓,防止创面感染和瘢痕增生;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等因素,换药时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皮肤。
2.功能锻炼:在创面愈合后,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儿童的功能锻炼要在家长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不影响生长发育为前提;老年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导致损伤加重。
总之,手被高压电烧伤后要迅速采取正确的现场急救措施,然后尽快送往专业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并在后续康复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护理和功能锻炼等工作,不同人群在各个环节都有其特殊的注意事项,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