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做白内障手术风险大吗
老人做白内障手术风险总体可控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常见术中风险有眼内炎(概率约千分之一)、角膜内皮损伤,术后风险有感染(规范用药可控)、后发性白内障(可激光治疗);自身因素中,高血压会致手术中血压波动增加风险,需术前控压,糖尿病会增术后感染风险且影响伤口愈合,需术前控糖,老人眼部退行性变增手术难度但有设备应对,术后需适应视力变化;可通过术前全面评估、术中规范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降低风险,多数老人可通过手术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一、常见风险及相关情况
1.术中风险
眼内炎风险: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在手术过程中,由于眼内操作,有引发眼内炎的可能。有研究表明,其发生概率通常在千分之一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手术创口可能使细菌等病原体进入眼内,不过随着手术器械的严格消毒、手术室无菌环境的保障以及手术操作的规范,眼内炎的发生几率得以有效降低。
角膜内皮损伤风险:白内障手术需要对角膜进行一定操作,可能会导致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老人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本身可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手术中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可能会影响角膜的透明性等功能,但现代超声乳化等先进手术技术能够尽量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将这种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2.术后风险
感染风险:术后眼部存在感染的可能,尤其是老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一般来说,通过术后规范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有临床数据显示,规范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可控制在较低范围,如百分之几的水平。
后发性白内障风险:术后部分老人可能会出现后发性白内障,这是因为手术中保留的晶状体后囊膜可能会发生混浊。虽然这不是严重的致盲性风险,但会影响视力恢复效果。不过,现在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且该治疗相对简单,风险较小。
二、与老人自身因素相关的风险差异
1.基础疾病的影响
高血压:老人若患有高血压,手术中血压波动可能会对手术造成影响,增加手术风险。因为血压波动可能导致眼内出血等情况。所以在手术前需要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要求血压收缩压低于160mmHg,舒张压低于100mmHg,这样可以降低手术中因血压波动带来的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老人做白内障手术,术后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且伤口愈合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糖尿病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术前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一般要求空腹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以降低手术相关风险。
2.年龄相关的机体功能下降
老人的眼部组织随着年龄增长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如晶状体核硬化等,这会增加白内障手术中超声乳化的难度,但现代先进的超声乳化设备能够应对这种情况。同时,老人的眼部调节功能下降,术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适应视力的变化,但一般通过合理的术后恢复和配镜等措施可以改善视力状况。
三、降低老人白内障手术风险的措施
1.术前全面评估
术前要对老人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和眼部检查。全身检查包括血压、血糖、心肺功能等检查,眼部检查包括角膜内皮计数、眼压、眼部B超等检查,通过全面评估来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眼部情况,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
2.术中规范操作
手术医生要严格遵循规范的手术操作流程,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使用,在操作过程中轻柔、精准,尽量减少对眼部组织的损伤,如在超声乳化过程中控制好能量和时间,以降低角膜内皮损伤等风险。
3.术后精心护理
术后要指导老人规范用药,按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定期复查。同时,要提醒老人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碰撞眼部,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视力恢复的相关训练等,以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总之,老人做白内障手术有一定风险,但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和术后精心护理,能够将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多数老人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