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光怎么办
儿童散光涉及定义与成因(眼球不同子午线屈光力不同致平行光线不能成焦点,先天与后天因素致)、常见症状(视力模糊、疲劳、斜视等)、检查与诊断(视力、验光、角膜曲率检查)、矫正方法(框架眼镜、RGP、成年后手术)及预防措施(培养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定期眼部检查),且儿童处于发育阶段,矫正时需注意相关事项并选合适方法保障眼部健康发育
一、儿童散光的定义与成因
散光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儿童散光的成因较多,先天因素方面,可能与角膜形态发育异常有关,比如角膜先天性形态不规则;后天因素可能包括眼部疾病,像圆锥角膜等,另外,不良的用眼习惯,如长期躺着看书等也可能导致散光逐渐形成。
二、儿童散光的常见症状
儿童散光较常见的症状有视力模糊,看远看近都不清楚,且可能伴有视力疲劳,因为孩子需要不断调节眼睛来试图看清物体,容易出现眼痛、头痛等不适,还可能出现斜视,由于散光影响双眼单视功能,为了看得更清楚,孩子可能会出现代偿头位,比如歪头看东西等情况。
三、儿童散光的检查与诊断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初步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如果发现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水平,需要进一步检查。
2.验光检查:散瞳验光是诊断儿童散光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于儿童,因为儿童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得到更准确的屈光度数。一般使用阿托品眼膏进行散瞳,散瞳后再进行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以确定散光的度数、轴位等情况。
3.角膜曲率检查:可以了解角膜的弯曲度,有助于判断散光的类型和成因,比如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的鉴别等。
四、儿童散光的矫正方法
1.佩戴框架眼镜:这是儿童散光矫正最常用的方法。根据验光结果配制合适度数和轴位的框架眼镜,能够有效地矫正散光,提高视力,帮助孩子清晰视物,缓解视疲劳等症状。在选择框架眼镜时,要确保镜框大小合适,材质轻便舒适,定期进行视力复查,根据孩子的屈光状态变化及时更换眼镜。
2.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对于一些散光度数较高或者不规则散光的儿童,RGP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它可以随着角膜的形态进行适配,矫正散光的效果相对框架眼镜更好,而且不会像框架眼镜那样存在周边视野缩小等问题。但佩戴RGP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查,确保眼部健康。
3.手术矫正(一般适用于成年后):儿童时期眼球还在发育中,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手术矫正散光。成年后如果散光度数稳定,符合手术指征,可以考虑激光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这是针对成年后的情况,儿童时期主要还是以非手术矫正方法为主。
五、儿童散光的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用眼习惯:教导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看书写字30-40分钟后要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能够降低儿童近视和散光的发生风险。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光线,促进眼部正常发育。
3.定期眼部检查:儿童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1-2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验光等项目,以便早期发现散光等眼部问题并及时干预。
六、特殊人群(儿童)散光相关温馨提示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部情况变化较快。在矫正散光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眼镜的佩戴和护理。对于佩戴框架眼镜的儿童,要教育孩子爱护眼镜,避免眼镜损坏影响矫正效果;对于佩戴RGP的儿童,家长要严格监督孩子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护理,如清洗镜片、定期更换护理液等,防止眼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关注孩子的用眼反应,如有眼部不适等情况及时就医。另外,在选择矫正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眼部发育情况等因素,优先选择对儿童眼部发育影响较小的矫正方法,以保障儿童眼部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