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有哪些分型
主动脉夹层主要有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DeBakeyⅠ型内膜破口在升主动脉且累及多段主动脉、Ⅱ型内膜破口在升主动脉且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内膜破口多在降主动脉起始部且分局限降主动脉和扩展至腹主动脉;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Ⅰ型和Ⅱ型且累及升主动脉、病情危急需立即治疗,B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且病变局限于升主动脉以远,各型发病与年龄、基础疾病、生活习惯等相关,孕妇发生主动脉夹层情况复杂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一、DeBakey分型
1.DeBakey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等多段主动脉。其发生机制是主动脉壁的损伤导致血液进入主动脉中层,进而向多个方向扩展。该型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情往往较为凶险,因为病变范围广泛,可能影响多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例如,当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时,可导致心肌缺血、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累及肾动脉时,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等。在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主动脉壁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无明显绝对差异,但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在男性中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进而增加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病风险。
2.DeBakey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仅局限于升主动脉。病变范围相对较局限,但同样会对升主动脉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升主动脉是心脏射血的重要通道,夹层形成后可能导致升主动脉扩张、破裂等严重后果。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升主动脉的形态变化,因为一旦升主动脉扩张明显,发生破裂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在生活方式上,有高血压、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更容易发生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因为这些因素会加重主动脉壁的损伤和承受的压力。
3.DeBakeyⅢ型:内膜破口多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夹层局限于降主动脉(DeBakeyⅢa型)或扩展至腹主动脉(DeBakeyⅢb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相对来说,早期症状可能不如Ⅰ型和Ⅱ型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下肢缺血等表现,因为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是供应下肢等部位血液的重要血管。在病史方面,有动脉硬化、马方综合征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较高。马方综合征患者由于先天性的主动脉壁结构异常,更容易出现主动脉夹层的情况,无论年龄大小,一旦确诊马方综合征,都需要密切监测主动脉情况,预防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二、Stanford分型
1.StanfordA型:相当于DeBakeyⅠ型和Ⅱ型,病变累及升主动脉。由于升主动脉是主动脉的重要部分,涉及心脏的血流输出,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通常十分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干预等治疗措施。该型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老年人群居多,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男性在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可能相对较高,所以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在男性中的发病比例可能相对稍高一些。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以降低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病风险。
2.StanfordB型:相当于DeBakeyⅢ型,病变局限于升主动脉以远的主动脉,如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等。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相对StanfordA型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如控制血压、镇痛等,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年龄方面,也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同样与动脉硬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有吸烟史的人群患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风险会增加,因为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进而影响主动脉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发生主动脉夹层,情况则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母婴的安全,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要在保障孕妇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