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体脂肪填充需要注意什么
自体脂肪填充手术有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术前要评估健康状况、调整生活方式;术中需配合医生指令;术后要护理注射部位、注意饮食、合理休息活动;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以保障手术安全及术后良好恢复。
一、术前准备
1.健康状况评估
术前需确保身体健康,无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如心、肺、肝、肾等部位的疾病。若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将病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方可考虑手术;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8.3mmol/L以下,且无急性并发症。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影响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女性要避开生理期,因为生理期凝血功能会有所变化,手术中及术后出血风险增加。一般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手术较为适宜。
2.生活方式调整
术前两周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维生素E等活血化瘀类药物,这些药物会增加手术出血的风险。
术前一周不要吸烟,吸烟会影响脂肪细胞的供血,降低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同时,也要避免饮酒,饮酒会加速血液循环,同样不利于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以应对手术。
二、术中配合
1.遵循医生指令
在手术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保持体位。例如,进行面部脂肪填充时,可能需要保持特定的头部姿势,以确保脂肪填充的位置和范围符合预期。医生会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进程给出相应指令,患者应准确执行,这样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脂肪填充的效果。
三、术后护理
1.注射部位护理
术后注射部位会有轻微肿胀、疼痛,要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可以用冰袋局部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可隔着毛巾冷敷。
不要随意按压、按摩注射部位,因为在术后早期脂肪还未完全稳定,过度按压可能会导致脂肪移位,影响填充效果。
2.饮食注意
术后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脂肪细胞的存活。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辛辣食物可能会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加重肿胀;过敏食物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反应,影响术后恢复。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充足供应,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因为便秘时腹压增加,可能会影响注射部位的恢复。
3.休息与活动
术后要注意休息,前几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弯腰、低头等动作。一般术后1-2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健身等,因为这些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影响脂肪的存活。
休息时可适当抬高填充部位,例如面部脂肪填充后可采用半卧位,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但要注意避免填充部位长时间受压。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和哺乳期女性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建议进行自体脂肪填充手术。因为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的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手术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影响胎儿或婴儿的健康。
2.老年人
老年人进行自体脂肪填充时要更加谨慎。老年人通常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而且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术前要严格评估身体状况,确保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密切关注恢复情况,加强护理,如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定期复查等。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和活动方式,保证营养供应和适当的活动量以促进恢复,但要避免过度活动。
3.有基础疾病人群
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基础疾病外,如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确保心脏功能能够承受手术带来的应激。术前需进行详细的心脏评估,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术后要密切监测心脏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人群,手术出血风险较高,术前要与医生充分沟通,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术后要加强对注射部位出血情况的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