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盆腔炎的常见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性传播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和内源性病原体如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手术操作不当、消毒不严格及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下生殖道感染(阴道炎、宫颈炎可使病原体上行至盆腔)、性生活卫生不良(不洁性生活、经期性生活易致感染)、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阑尾炎、腹膜炎等可直接蔓延至盆腔)以及盆腔淤血或抵抗力下降等其他因素(绝经后女性、长期应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盆腔感染)。
1.病原体感染:
性传播病原体:主要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在性活跃的年轻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可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病原体可侵入宫颈管、子宫内膜等部位引发盆腔炎。沙眼衣原体感染也多通过性途径传播,其感染后可引起宫颈炎症,若未及时治疗,病原体可上行感染至盆腔,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阴道菌群失调时,这些内源性病原体可引起感染。例如,女性在月经期、流产后或产后,身体抵抗力降低,阴道内的菌群平衡被打破,内源性病原体就容易趁机侵入盆腔,引发盆腔炎。
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这些手术如果操作不当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都可能导致盆腔感染。例如,刮宫术时,手术器械可能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宫腔,引发子宫内膜炎,进而扩散至盆腔引起盆腔炎。手术消毒不严格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若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等消毒不彻底,容易造成术后感染。
术后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术后患者如果过早进行性生活、不注意外阴清洁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例如,术后短时间内性生活,可能会将外界的病原体带入阴道、宫腔,从而引发盆腔炎。
3.下生殖道感染:
阴道炎:如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等。阴道内的炎症可通过宫颈向上蔓延至盆腔。例如,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内的菌群失调,产生的一些炎症介质等可刺激宫颈,使宫颈的防御功能下降,病原体容易通过宫颈进入宫腔,进而累及盆腔。霉菌性阴道炎时,阴道内的酸性环境改变,也可能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盆腔。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如果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病原体可上行感染盆腔。宫颈炎时,宫颈黏膜充血、水肿,宫颈管分泌物增多且性质改变,病原体容易在宫颈管内滋生繁殖,并向盆腔扩散。
4.性生活卫生不良:
不洁性生活:性生活前后不注意清洗外生殖器,容易将病原体带入阴道,进而感染盆腔。例如,男性包皮垢等可能含有病原体,性生活时可将其带入女性阴道,引发感染。
经期性生活:女性在月经期间,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子宫内膜有创面,此时性生活容易使病原体侵入盆腔。月经血是细菌等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经期性生活会大大增加盆腔炎的发生风险。
5.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阑尾炎、腹膜炎等:阑尾与右侧输卵管、卵巢相邻,阑尾炎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直接蔓延至右侧盆腔,引起输卵管炎、卵巢炎等。腹膜炎时,炎症可通过直接扩散累及盆腔器官。例如,阑尾穿孔导致的腹膜炎,炎症可波及盆腔,引发盆腔的炎症反应。
6.盆腔淤血或抵抗力下降等其他因素: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进而可能上行感染盆腔。例如,绝经后女性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减少,其他致病菌容易滋生,若不注意卫生,就容易引发盆腔炎。
长期应用抗生素:长期应用抗生素会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使得耐药菌滋生,从而增加盆腔感染的机会。例如,一些患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发生盆腔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免疫功能低下:患有某些疾病如艾滋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容易发生盆腔感染。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包括导致盆腔炎的病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