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引起盆腔炎
盆腔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性生活相关因素(性活动频繁、不注意性卫生)、下生殖道感染(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人工流产术、刮宫术等)、性卫生不良(经期卫生不良、不注意外阴清洁)、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阑尾炎、腹膜炎)以及其他因素(年龄、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青春期女性发生盆腔炎有不同特点和注意事项,孕妇炎症影响胎儿且用药需谨慎,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治疗要综合考虑,青春期女性可能影响生殖器官发育,家长应关注并教导相关卫生知识。
一、性生活相关因素
1.性活动频繁:性生活过于频繁会增加细菌进入生殖道的机会,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等情况,盆腔炎的发生风险会明显升高。因为年轻女性宫颈柱状上皮生理性向外移位,使得宫颈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相对较弱,多个性伴侣则意味着接触不同来源病原体的几率增大。
2.不注意性卫生:性生活前后不注意清洗外生殖器,容易将病原体带入女性生殖道。使用不洁的避孕套或润滑剂等也可能成为感染源。另外,经期进行性生活,此时女性的子宫内膜有创面,细菌更容易生长繁殖并上行感染,引发盆腔炎。
二、下生殖道感染
1.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淋病奈瑟菌感染宫颈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菌可能会继续向上蔓延,累及盆腔器官,导致盆腔炎。
2.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沙眼衣原体感染也较为常见,它可损伤宫颈黏膜,破坏局部的防御机制,使病原体更容易侵入盆腔,引发炎症。
3.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被打破,厌氧菌等过度生长,这些细菌可能会沿生殖道上行,引起盆腔炎。
三、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1.人工流产术:手术过程中,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或手术操作不当,可能会将细菌带入宫腔,术后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感染。而且流产后子宫内膜有创面,也为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2.刮宫术:无论是诊断性刮宫还是治疗性刮宫,都可能损伤子宫内膜,破坏其屏障功能,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3.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这些操作需要通过宫颈进入宫腔,如果术前有阴道炎症未得到控制,或者术后没有注意卫生,都可能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四、性卫生不良
1.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卫生巾或卫生棉条,会为细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经期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也容易滋生细菌。另外,经期盆浴也增加了细菌进入阴道和盆腔的风险。
2.不注意外阴清洁:平时不注意清洗外阴,会导致外阴部积聚大量的污垢和细菌,这些细菌可能会进入阴道并上行感染。
五、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1.阑尾炎:阑尾与右侧的输卵管、卵巢相邻,当阑尾发生炎症时,炎症可能直接蔓延至右侧盆腔,引起右侧附件炎等盆腔炎性疾病。
2.腹膜炎:腹腔内的炎症,如原发性腹膜炎等,炎症渗出物可波及盆腔,导致盆腔炎。
六、其他因素
1.年龄:年轻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局部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盆腔炎。而且年轻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2.免疫力低下: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时,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盆腔炎。
3.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阴道内的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增加盆腔炎的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孕妇如果发生盆腔炎,炎症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孕期用药需要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旦出现疑似盆腔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低,盆腔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且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基础疾病的影响。
3.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发生盆腔炎可能会影响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教导孩子注意经期卫生和性卫生知识。如果孩子出现下腹部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