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尘螨过敏荨麻疹是什么病
尘螨过敏荨麻疹是因接触尘螨引发的过敏性荨麻疹,人体接触后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致皮肤等出现症状,可通过病史采集、过敏原检测等诊断,可通过环境控制等预防,治疗首要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也可用药缓解症状,需关注不同人群特点应对该疾病
一、尘螨过敏荨麻疹的定义
尘螨过敏荨麻疹是因接触尘螨后引发的一种过敏性荨麻疹。尘螨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微小的尘螨及其排泄物等成分可通过呼吸道吸入或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激发机体的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荨麻疹样的病变表现。
二、发病机制
人体接触尘螨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敌人”,进而启动免疫应答。体内的肥大细胞等会被激活,释放出如组胺等炎症介质,组胺等介质会使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皮肤出现风团、红斑等荨麻疹的典型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瘙痒等不适。
三、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这些风团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可呈淡红色或苍白色,风团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会反复发作。风团常突然出现,数小时内可逐渐消退,但新的风团又会陆续出现。同时,患者往往会伴有明显的瘙痒感,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瘙痒较为剧烈,可能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其他表现:严重的尘螨过敏荨麻疹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这是因为尘螨过敏原也可影响呼吸道黏膜;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接触尘螨的相关环境,如居住环境是否潮湿、是否经常接触毛绒玩具等可能存在尘螨的物品,以及症状出现与接触尘螨的时间关系等。
2.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来检测患者是否对尘螨过敏。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尘螨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尘螨过敏,15-20分钟后在点刺部位会出现风团和红晕,即为阳性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尘螨的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过敏。
3.临床表现结合:根据患者典型的接触尘螨后出现荨麻疹样表现,再结合病史和过敏原检测结果来综合诊断尘螨过敏荨麻疹。
五、预防与控制措施
1.环境控制
居住环境清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打扫房间,定期清洗窗帘、床单、被套等纺织品,因为这些物品容易滋生尘螨。可以使用高温洗涤(水温在55℃以上)来杀死尘螨。
控制湿度: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因为尘螨喜欢潮湿的环境,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尘螨的生存和繁殖。可以使用除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湿度。
使用防螨用品:使用防螨床罩、防螨枕套等,这些用品可以阻止尘螨接触人体和侵入被褥枕头等。
2.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进入尘螨较多的环境,如不轻易接触久未翻动的旧书籍、旧衣物等可能有尘螨的物品。如果必须接触,可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更容易对尘螨过敏。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居住环境的清洁和湿度控制,定期为儿童清洗玩具等物品,选择合适的防螨床上用品,减少儿童接触尘螨过敏原的机会。
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本身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对于尘螨过敏的过敏体质人群,除了做好上述环境控制等措施外,还应更加留意自身接触尘螨后的身体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尽早就医。
六、治疗原则
1.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治疗尘螨过敏荨麻疹的首要措施,通过避免接触尘螨过敏原,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2.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抗组胺药物能竞争性阻断组胺与组胺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瘙痒、风团等症状。但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点,如儿童应谨慎选择抗组胺药物,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并根据儿童的年龄等因素进行合理的用药评估。
总之,尘螨过敏荨麻疹是一种与尘螨接触相关的过敏性疾病,通过了解其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控制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该疾病,特别是要关注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尘螨过敏荨麻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