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怎样预防
避免白内障可从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控制基础疾病、合理用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入手。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需戴防紫外线太阳镜、避阳光强烈时段;控制糖尿病要控血糖、定期查眼,控高血压要规律服药、控血压;合理用眼要控时长、注意环境;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多摄维C、E食物)、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一、避免紫外线过度照射
1.原理: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紫外线可损伤晶状体。
2.具体措施:在户外活动时,佩戴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镜,选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高的太阳镜,其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在阳光强烈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减少外出,若外出可寻找阴凉处躲避阳光。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注意,儿童由于晶状体更清澈,对紫外线更为敏感,更需做好防护;老年人晶状体老化,也易受紫外线影响,更要重视防晒。
二、控制基础疾病
1.糖尿病
原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使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水肿,进而引发白内障。
措施: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0mmol/L以下。同时,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性白内障并及时处理。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孕期也需密切监测血糖,因为孕期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胎儿及自身眼部健康;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要注意血糖的平稳控制,降低白内障发生风险。
2.高血压
原理:高血压会导致眼部血管压力变化,影响晶状体的营养供应,从而增加白内障发生几率。
措施: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收缩压应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如年轻高血压患者需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要关注血压波动情况,避免血压大幅波动对眼部造成不良影响,降低白内障发生风险。
三、合理用眼
1.控制用眼时间
原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睛疲劳,增加晶状体负担,容易引发晶状体混浊。
措施:一般建议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就要休息10~15分钟,可以通过远眺、闭目养神或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睛。不同年龄人群用眼时间需适当调整,儿童正处于视力发育阶段,连续用眼时间更应缩短,比如每用眼20分钟就休息;青少年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因长时间用眼导致近视及白内障风险增加;老年人用眼也不宜过长,防止眼部疲劳引发晶状体病变。
2.注意用眼环境
原理:不良的用眼环境,如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加重眼睛调节负担,影响晶状体健康。
措施:阅读或工作时,应选择光线充足且均匀的环境,避免在过亮或过暗的地方用眼。室内照明可选择柔和的灯光,避免眩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的学习环境光线要适宜,避免光线直射眼睛;老年人在室内活动时,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但不刺眼,防止因用眼环境不佳导致晶状体受损,增加白内障发生可能。
四、健康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
原理:饮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会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如缺乏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易导致晶状体氧化损伤。
措施:日常饮食中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橙子、猕猴桃、菠菜等)、坚果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晶状体免受氧化损伤;维生素E也有抗氧化功效,可维持晶状体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均衡需求一致,但儿童要注意保证营养全面,促进眼部正常发育;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消化情况调整饮食结构,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预防白内障。
2.适度运动
原理:适度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晶状体的正常营养供应。
措施: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促进身体和眼部发育;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对眼部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运动改善眼部血液循环,降低白内障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