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微创手术过程
卵巢囊肿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恢复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术前要评估患者多方面情况、进行肠道和阴道准备;手术需麻醉、建立气腹、置入器械、探查、处理囊肿、冲洗腹腔、取出标本、关闭腹腔;术后要监护生命体征、管理疼痛、指导活动、恢复饮食、护理伤口;特殊人群如老年、年轻患者及有基础疾病者各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和耐受力有差异,年轻患者相对恢复可能较快,但也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基础疾病,需更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
性别上无特殊差异,但要考虑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等对手术操作的影响。
生活方式方面,若有吸烟史需提前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术后肺部恢复等;有饮酒史的患者需了解饮酒量等情况。
病史方面,要详细询问既往是否有腹部手术史,这会影响腹腔粘连情况,增加手术难度;还要了解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
一般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以明确卵巢囊肿的大小、位置等情况,评估手术可行性。
2.肠道准备
通常在术前1-2天开始进半流质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以减少肠道内积气积液,降低术中污染风险。
3.阴道准备
对于需要经阴道操作的卵巢囊肿微创手术,术前需进行阴道冲洗等,以降低阴道内细菌感染的可能。
二、手术步骤
1.麻醉
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等。全身麻醉能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意识、无疼痛的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椎管内麻醉则可根据情况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或硬膜外阻滞等,适用于某些身体状况不适合全身麻醉的患者。
2.建立气腹
通过脐部或其他合适部位插入气腹针,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使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2-15mmHg左右,为手术操作创造空间。
3.置入腹腔镜器械
经穿刺孔置入腹腔镜镜头和各种操作器械。腹腔镜镜头可将腹腔内情况清晰显示在显示屏上,手术医生通过观察显示屏进行操作;操作器械包括抓钳、分离钳、电凝钩等,用于抓取、分离、止血等操作。
4.探查盆腔
全面探查盆腔内情况,明确卵巢囊肿的具体情况,包括囊肿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囊肿的大小、性质等。
5.处理卵巢囊肿
如果是良性卵巢囊肿,可根据情况选择囊肿剥除术等。使用分离钳等器械仔细分离囊肿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然后用电凝钩等进行止血,将囊肿完整剥除;如果囊肿较大或考虑有恶性可能,可能需要行患侧附件切除术等。
6.冲洗腹腔
手术结束前用生理盐水等冲洗腹腔,清除腹腔内的血液、碎屑等,减少术后腹腔粘连的发生风险。
7.取出标本
将切除的卵巢囊肿等标本通过穿刺孔取出,若标本较大,可能需要扩大穿刺孔取出。
8.关闭腹腔
取出器械后,排出腹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缝合穿刺孔。
三、术后恢复
1.一般监护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2.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对于轻度疼痛可采用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方法缓解,中重度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但要注意药物对患者的影响,尤其要考虑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等。
3.活动指导
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如翻身、四肢活动等,术后1-2天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鼓励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要注意活动量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4.饮食恢复
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逐渐恢复饮食,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注意补充营养,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
5.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有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处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深呼吸、咳痰,预防肺部感染;同时要注意观察心功能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年轻患者
年轻患者术后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因为卵巢囊肿手术可能会对患者的生育等方面有一定影响,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告知术后恢复情况及对未来生育等的影响及相应注意事项。
3.有基础疾病患者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要密切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以促进伤口愈合等;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压,避免因血压波动影响术后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