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炎症性疾病,看泌尿外科;有局部(患侧睾丸肿胀、疼痛及皮肤发红等)和全身(发热)症状;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体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诊断;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局部冷敷或热敷)和药物治疗(据病原体选药);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外伤、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一、看睾丸炎应挂泌尿外科
睾丸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挂泌尿外科是因为该科室主要诊治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的相关疾病,睾丸炎属于男性生殖系统的病症范畴。
二、睾丸炎的常见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
患侧睾丸会出现肿胀、疼痛,疼痛可向阴囊、腹股沟区域放射。例如,炎症刺激会使睾丸组织充血水肿,进而引发疼痛不适。不同年龄阶段的男性,症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患睾丸炎时,睾丸肿胀可能更为明显,且由于儿童表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等情况;成年男性则能较清晰表述疼痛等不适。
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睾丸皮肤发红等表现。
2.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40℃左右,这是身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表现,身体免疫系统被激活来对抗感染的病原体。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热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比如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可能发热症状会相对更明显或持续时间更长。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发热可能更难控制,且恢复相对较慢。
三、睾丸炎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睾丸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情况。通过触摸睾丸,可以初步判断睾丸是否存在炎症导致的异常改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体格检查时需要更加轻柔、细致,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考虑儿童的心理感受,安抚儿童情绪以便顺利完成检查。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不同年龄儿童的血常规正常参考值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具体年龄来判断血常规结果是否异常。例如,新生儿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儿童及成人不同,医生会结合年龄等因素综合分析血常规结果。
病原体检查: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或睾丸穿刺液等进行涂片或培养,以明确是否存在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如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睾丸炎,通过病原体检查可发现相应的病毒存在。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睾丸的血流情况、形态等,有助于判断睾丸是否有炎症以及炎症的严重程度。超声检查对不同年龄人群的操作基本相似,但对于儿童,要注意检查时的固定方法,确保检查顺利进行且减少对儿童的影响。
四、睾丸炎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站立时间,有助于减轻睾丸的肿胀和疼痛。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充足的休息,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家长要协助照顾儿童,避免儿童过度活动。
局部可采用冷敷或热敷等方法缓解症状,在急性期可适当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亚急性期或恢复期可考虑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但要注意冷敷或热敷的温度和时间,避免对皮肤造成冻伤或烫伤,对于儿童,家长要严格控制冷敷或热敷的相关操作。
2.药物治疗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患者不可自行随意使用药物。对于病毒性睾丸炎,目前主要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因为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性睾丸炎的特异性治疗效果有限。
五、睾丸炎的预防要点
1.个人卫生
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尤其是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男性,要及时清洁包皮垢,防止细菌滋生引发感染。不同年龄男性都应重视个人卫生,但儿童由于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每天清洗外阴等。
2.避免外伤
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要注意保护阴囊,避免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因为外伤可能会诱发睾丸炎或加重病情。对于喜欢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如青少年男性,在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减少阴囊受伤的风险。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如有泌尿系统感染、腮腺炎等相关疾病要及时治疗,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引发睾丸炎。比如腮腺炎患者要积极接受治疗,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睾丸炎等并发症,尤其是儿童腮腺炎患者,更要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睾丸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