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手术应该怎么做
术前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超声、肿瘤标志物、CT或MRI等)评估卵巢囊肿情况;手术方式有卵巢囊肿剥除术(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单侧良性患者)、患侧卵巢切除术(适用于恶性、无生育要求等情况)、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适用于年龄大、无生育要求的恶性晚期等情况);以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为例,步骤包括建立气腹、放置器械、找囊肿、剥除囊肿、冲洗腹腔;术后要进行伤口、生命体征护理,康复锻炼,合理饮食,根据囊肿性质进行后续随访,特殊人群有特殊随访要求。
一、术前评估
1.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既往手术史等,对于有卵巢囊肿相关症状如腹痛、月经紊乱等的患者需重点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及严重程度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卵巢囊肿情况可能不同,例如年轻女性生理性卵巢囊肿相对常见,而绝经后女性卵巢囊肿需警惕恶性可能。
2.体格检查:进行妇科检查,触摸卵巢囊肿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同时结合全身一般状况检查,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态。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是卵巢囊肿术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明确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囊实性等情况,通过超声还能观察囊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不同超声表现对于判断囊肿性质有一定提示作用。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CA199、AFP等,对于判断卵巢囊肿的良恶性有一定辅助价值,不同年龄、病史的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意义可能不同,例如有家族卵巢癌病史的患者需更关注相关肿瘤标志物变化。
CT或MRI检查:必要时进行,对于明确囊肿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等有帮助,尤其对于怀疑有恶性倾向或复杂情况的卵巢囊肿。
二、手术方式选择
1.卵巢囊肿剥除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尤其是单侧良性卵巢囊肿。
手术过程:通过腹腔镜或开腹的方式进入腹腔,找到卵巢囊肿后,小心地将囊肿从卵巢组织上剥离下来,尽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以维持卵巢的功能。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合适的患者优先考虑,但对于复杂情况可能需要中转开腹。
2.患侧卵巢切除术
适用情况:当卵巢囊肿为恶性或囊肿较大且卵巢组织破坏严重、患者无生育要求时考虑。
手术过程:切除患侧卵巢及囊肿,手术范围根据病情而定,开腹手术时需要充分暴露术野,完整切除相关组织。
3.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卵巢囊肿为恶性晚期等情况。手术需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输卵管等组织,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相对较慢。
三、手术步骤(以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为例)
1.建立气腹:通过腹部穿刺,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使腹腔内压力升高,为手术创造操作空间。
2.放置腹腔镜器械:将腹腔镜及相关手术器械通过穿刺孔置入腹腔,通过腹腔镜屏幕观察盆腔内情况。
3.找到卵巢囊肿:明确卵巢囊肿的位置后,分离周围粘连组织(如果有粘连的话)。
4.囊肿剥除:在卵巢囊肿表面选择合适的切口,用器械将囊肿壁与卵巢组织逐步分离,完整剥除囊肿,然后对卵巢创面进行止血等处理,可采用电凝等方法止血。
5.冲洗腹腔:手术结束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排出腹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取出腹腔镜及器械,缝合穿刺孔。
四、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
伤口护理:观察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对于腹腔镜手术的穿刺孔也要注意护理,防止感染。不同年龄患者的伤口愈合能力不同,年轻患者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注意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尤其是对于接受较大手术的患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2.康复锻炼
术后早期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翻身、床上活动等,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可早期下床活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方式应适当调整,例如老年患者活动量需循序渐进。
3.饮食:术后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一般先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身体恢复。
4.后续随访:根据卵巢囊肿的性质决定后续随访计划,良性卵巢囊肿患者一般需定期复查超声等检查,监测囊肿有无复发等情况;对于恶性卵巢囊肿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治疗如化疗等,并加强随访监测肿瘤标志物等指标。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合并卵巢囊肿的患者,术后随访需兼顾妊娠情况等特殊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