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怎么做
白内障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术前要进行眼部检查和术前准备;手术有麻醉、制作切口、撕囊、粉碎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缝合切口等步骤;不同手术方式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各有特点及适用人群;术后需注意眼部护理、生活注意事项和定期复查,眼部护理要用药和注意卫生,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饮食,还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问题。
1.术前准备:
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散瞳后的眼底检查等,以全面了解眼部情况,确定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通过详细的眼底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眼底病变对视力恢复的影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眼部的生理结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所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的眼部特点差异较大,检查时需特别关注。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可能需要更仔细评估紫外线对晶状体的影响等情况。
术前准备:术前需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一般会提前1-3天开始用药。同时,要告知患者手术的大致过程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好血压,确保手术安全。
2.手术过程:
麻醉:通常采用表面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表面麻醉是通过滴眼药水的方式使眼部表面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清醒但眼部无痛感;局部浸润麻醉则是在眼球周围注射麻醉药物。不同的麻醉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制作切口:使用角膜刀等器械在角膜上制作一个微小的切口,切口的位置、大小等会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切口相对较小,一般在2-3毫米左右。
撕囊:用撕囊镊将晶状体前囊膜环形撕开,撕囊的完整和大小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合适大小的前囊膜有助于后续晶状体核的娩出等操作。
粉碎晶状体核:对于硬核白内障,会使用超声乳化仪将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然后通过吸管将其吸出。超声乳化技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晶状体核粉碎,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医生的操作技巧要求较高。
植入人工晶状体:将折叠好的人工晶状体通过切口植入眼内,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居中,以恢复眼睛的屈光功能。人工晶状体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年龄、用眼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年轻患者可能需要选择可调节人工晶状体以满足远近距离的视力需求。
缝合切口:一般情况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可以自行闭合,不需要缝合;如果是较大的切口,则需要进行缝合。
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及适用人群
1.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特点: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但对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成本相对较高。
适用人群:适用于大部分白内障患者,尤其是年龄在18-80岁左右、晶状体核硬度适中的患者。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合并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的白内障患者,在病情控制稳定后也可考虑该手术方式,但需要综合评估眼部整体情况。
2.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特点:通过飞秒激光进行切口制作、撕囊、晶状体核粉碎等操作,手术精度更高,可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术后视觉质量可能更好。但设备昂贵,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适用人群:适用于对手术精准度要求较高的患者,如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散光较大的白内障患者等。对于一些眼部条件较为复杂的患者,也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术后注意事项
1.眼部护理:
用药:术后需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糖皮质激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一般抗生素眼药水使用1-2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使用时间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而定,可能需要数周。
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洗脸、洗澡时注意避免污水进入眼内。术后短期内眼部可能会有异物感等不适,但要避免过度用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休息。
2.生活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2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低头弯腰等动作,防止人工晶状体移位。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热爱运动的人,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休息建议,待眼部完全恢复后再逐渐恢复运动。
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眼部恢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3.定期复查:术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一般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等需要复查,检查视力、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除了眼部复查外,还需要密切监测血糖等指标,因为高血糖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眼部的恢复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