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是眼前有飘动小黑影伴可能闪光感,由玻璃体变化致视网膜细胞投影显现,其成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就医时机为突然大量飞蚊等情况,检查有眼部超声和眼底检查,处理上生理性定期观察,病理性针对原发病,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高度近视、儿童有相应注意事项。
9.1年龄因素影响
随着年龄增加,玻璃体的代谢等发生变化,老年人出现飞蚊症的概率相对较高。比如,35岁以上的人群,玻璃体开始逐渐发生液化等改变,飞蚊症的发生率会有所上升。而儿童时期玻璃体相对较为稳定,发生飞蚊症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有眼部外伤等特殊情况也可能导致儿童出现飞蚊症。
9.2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过度用眼、高度近视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与飞蚊症相关。高度近视者眼轴拉长,会使玻璃体的牵拉等情况增加,更容易出现玻璃体混浊,从而引发飞蚊症。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经常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眼部的疲劳等状态,也可能促使飞蚊症的发生或加重飞蚊症的症状。
9.3病史相关
有眼部疾病史的人群,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裂孔、视网膜静脉阻塞等患者,发生飞蚊症的风险较高。例如葡萄膜炎会引起眼内炎症反应,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裂孔等病变可能影响玻璃体的正常结构,进而出现飞蚊症的表现。
10飞蚊症的常见原因
10.1生理性飞蚊症
生理性飞蚊症主要是由于玻璃体老化引起的。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中的胶原纤维会发生变性、收缩等,使得玻璃体不再均匀,出现液化现象,原本均匀的玻璃体出现一些浓缩的区域或者混浊物,这些混浊物投射到视网膜上就会让人看到飞蚊症的表现。这种情况在大多数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出现,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
10.2病理性飞蚊症
眼部疾病导致:
葡萄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葡萄膜炎,炎症会导致眼内的细胞等成分进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混浊,从而出现飞蚊症。例如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的葡萄膜炎都可能伴随飞蚊症的症状。
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出现裂孔时,玻璃体的液体可能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同时玻璃体的牵拉等也可能导致玻璃体混浊,表现为飞蚊症。视网膜裂孔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部疾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阻塞会导致视网膜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眼内的一些物质代谢异常,进而影响玻璃体,导致玻璃体混浊,出现飞蚊症。同时还可能伴有视力下降等其他症状。
11飞蚊症的就医与检查
11.1就医时机
如果突然出现大量飞蚊症,或者飞蚊症伴有闪光感、视力下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有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眼部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例如,突然看到很多黑影飘动,同时伴有闪光感,这时候要尽快到眼科就诊,排除视网膜脱离等紧急情况。
11.2检查项目
眼部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玻璃体的情况,了解是否有玻璃体混浊以及混浊的程度等。通过眼部超声能够清晰地看到玻璃体内部的结构变化,对于判断飞蚊症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有一定帮助。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能够发现是否存在视网膜裂孔、视网膜病变等情况。医生通过眼底镜等设备详细检查眼底,判断飞蚊症是否由眼底病变引起。
12飞蚊症的处理与注意事项
12.1生理性飞蚊症的处理
对于生理性飞蚊症,如果对视力影响不大,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要定期观察。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定期到眼科进行检查,监测飞蚊症的变化情况。例如,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注意适当休息眼睛,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12.2病理性飞蚊症的处理
如果是病理性飞蚊症,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比如,由葡萄膜炎引起的飞蚊症,需要根据葡萄膜炎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抗炎等治疗;由视网膜裂孔引起的飞蚊症,可能需要进行激光封闭裂孔等治疗;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飞蚊症,需要针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改善循环等治疗。
12.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飞蚊症时要更加重视定期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眼部病变,及时处理。同时,老年人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因为飞蚊症而过度焦虑,影响生活质量。
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人群本身眼部结构就比较特殊,出现飞蚊症时要更加密切关注。除了定期检查外,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为眼部的牵拉等导致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例如,避免打篮球、跳水等剧烈的头部震动较大的运动。
儿童:儿童出现飞蚊症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也要及时就医。儿童飞蚊症可能与眼部外伤等特殊情况有关,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严重眼部疾病。同时,要向家长说明情况,让家长了解飞蚊症的可能原因和后续的观察重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