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疼痛是怎么回事
胸部疼痛原因多样,包括心血管系统(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包炎)、呼吸系统(如胸膜炎、气胸、肺炎)、骨骼肌肉系统(如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胸壁肌肉劳损)、消化系统(如胃食管反流病、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不同人群胸痛有特点,年轻人少由严重心血管病引起,多为骨骼肌肉等问题,老年人需高度警惕心血管病且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要注意乳腺疾病等;出现胸痛严重或较轻但持续等情况应就医,相关检查有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或CT、胃镜、血液检查等。
一、胸部疼痛的常见原因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易患。典型心绞痛常为胸骨后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上肢内侧等,一般持续3-5分钟,诱因多为劳累、情绪激动、饱食等,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2.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多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也可出现胸痛;肥厚型心肌病可因心肌肥厚、流出道梗阻等导致胸痛,多在运动时发作,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3.心包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可引起心包炎症。急性心包炎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疼痛可因咳嗽、深呼吸、体位改变而加重,心包摩擦音是其典型体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二)呼吸系统疾病
1.胸膜炎:炎症刺激胸膜引起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牵拉痛,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改变。
2.气胸:肺组织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导致胸痛,多为突然发生的一侧胸痛,呈针刺样或刀割样,同时伴有呼吸困难,气胸量较多时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气管向健侧移位,胸部X线或CT可明确诊断。
3.肺炎: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痛,除胸痛外还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有炎症浸润影。
(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1.肋软骨炎:多见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多在胸骨旁第2-4肋软骨处,局部可有肿胀、压痛,疼痛可放射至胸前区,活动、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
2.肋间神经痛:疼痛沿肋间神经分布,呈刺痛或灼痛,多为单侧发病,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
3.胸壁肌肉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过度劳累等可导致胸壁肌肉劳损,引起胸部疼痛,多为胸部肌肉酸痛,有明显的劳累史,休息后可缓解。
(四)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引起胸痛,疼痛多在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等,伴有烧心、反酸、嗳气等症状,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2.胆囊炎、胆结石: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胸部,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伴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等改变。
二、不同人群胸部疼痛的特点及考虑因素
(一)年轻人
年轻人胸部疼痛相对较少由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引起,但也不可忽视。若为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胸壁肌肉劳损等骨骼肌肉系统原因导致的胸痛较为常见,可能与长期伏案工作、剧烈运动后肌肉拉伤、不良姿势等有关。若出现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也需警惕气胸等呼吸系统疾病。
(二)老年人
老年人胸部疼痛需高度警惕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包炎等。由于老年人感觉神经迟钝,疼痛表现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胸闷、气短等非典型症状。同时,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也较常见,如肺炎、胃食管反流病等也可引起胸痛,需综合多种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三)女性
女性胸部疼痛除考虑上述一般原因外,还需注意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也可引起胸部隐痛或胀痛,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此外,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变化,也可能出现胸部不适等症状。
三、胸部疼痛的就医建议及检查
(一)就医建议
当出现胸部疼痛时,若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伴有呼吸困难、晕厥、大汗淋漓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若疼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相关检查
1.心电图: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发作时心电图检查更有意义。
2.心脏超声:能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诊断心肌病、心包炎等疾病。
3.胸部X线或CT: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气胸、胸膜炎等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等。
4.胃镜: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直接观察食管、胃黏膜的情况。
5.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有助于了解身体的一般状况,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