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多汗症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腋下多汗症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药物和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非药物治疗有局部外用氯化铝溶液、甲醛溶液,离子电渗透疗法,以及饮食、穿着、情绪管理等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有口服抗胆碱能药物(不首选)和局部注射肉毒素;手术治疗有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和微创外科手术(内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有代偿性多汗等风险);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孕妇哺乳期女性谨慎选择药物治疗,老年人综合考虑身体状况选择治疗方式。

一、非药物治疗

(一)局部外用药物

1.氯化铝溶液:低浓度的氯化铝溶液具有收敛作用,可减少汗液分泌。研究表明,使用含氯化铝的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腋下多汗症状。一般是在每晚睡前将溶液涂抹于腋下,待干燥后穿上睡衣,连续使用数晚可见效,但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对于皮肤敏感者需谨慎使用。

2.甲醛溶液:甲醛溶液也有一定的止汗效果,其作用机制是使局部蛋白质凝固,阻塞汗腺导管,从而减少汗液排出。不过,甲醛溶液可能会有气味,且使用不当可能对皮肤造成刺激,使用时需注意浓度,儿童由于皮肤更娇嫩,应避免使用。

(二)离子电渗透疗法

1.原理及操作:利用电流作用,使离子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从而达到减少汗液分泌的目的。操作时将双手或腋下置于含有氯化钠溶液的水槽中,通过仪器施加低电流,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才能看到明显效果。该方法相对安全,但可能需要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对于有心脏起搏器等电子设备的人群需要谨慎评估是否适用。

(三)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热的饮品,因为这些可能会刺激汗腺分泌增加。例如,过多食用辣椒后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腋下出汗增多。同时,减少咖啡、酒精的摄入,这些物质也可能会促进汗液分泌。

2.穿着方面: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有助于汗液的蒸发,减少腋下的闷热感,从而间接减少汗液分泌。化纤类衣物不透气,容易导致腋下局部温度升高,促使汗腺分泌更多汗液。

3.情绪管理: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等可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多汗。因此,要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进行冥想、瑜伽等活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调节汗腺的分泌功能。

二、药物治疗

(一)口服药物

1.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等,但这类药物有较多不良反应,如口干、视力模糊、便秘等,一般不首选用于腋下多汗症的治疗,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因其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不良反应可能更为明显。

(二)局部注射药物

1.肉毒素:肉毒素可以阻断神经末梢与汗腺之间的神经传导,从而抑制汗液分泌。临床研究显示,局部注射肉毒素对腋下多汗症有较好的疗效,一般效果可维持数月,但需要注意的是,肉毒素注射可能会有局部疼痛、淤血等不良反应,而且需要定期重复注射,另外,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

三、手术治疗

(一)传统手术

1.原理及方法:传统的腋下多汗症手术是切除腋下的部分汗腺组织,通过破坏汗腺来达到减少出汗的目的。但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可能会出现瘢痕形成、感染等并发症,目前应用相对较少。

(二)微创外科手术

1.内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通过胸腔镜找到胸交感神经节并进行切断,从而减少交感神经对汗腺的支配,达到治疗腋下多汗症的效果。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可能会引起代偿性多汗(身体其他部位出汗增多)等并发症,对于青少年等特殊人群,需要充分评估手术的获益与风险,因为可能会影响其自主神经功能的发育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1.儿童腋下多汗症的治疗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穿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治疗可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口服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如果必须进行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止汗制剂,也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二)孕妇和哺乳期女性

1.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腋下多汗症的治疗需谨慎。非药物治疗相对更安全,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很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所以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充分评估风险,只有在获益明显大于风险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例如肉毒素注射在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中的安全性尚未完全明确,一般不建议使用。

(三)老年人

1.老年人腋下多汗症的治疗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非药物治疗仍是基础,如注意皮肤护理,保持腋下清洁干爽。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多系统疾病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例如口服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加重老年人的便秘、青光眼等问题,所以需避免使用或谨慎选择,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身体状况。

了解疾病
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机体处于正常温度环境下,局部或者全身皮肤出汗量异常增多,男女均可出现,无季节差异。多汗症可分为多种类型,一般在25岁后可自然减轻。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手足多汗症怎么治疗?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建议服用维生素B1、谷维素等。如果出汗很多,可以服用一些阿托品和其他抗乙酰胆碱药物,但不能长时间使用。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好心情,戒烟戒酒,少吃辛辣的食物。此外,使用5%明矾溶液每日局部浸泡,以及松树、桉树叶煎剂浸泡,都有一定的效果。
多汗症怎么办?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多汗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分为神经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两大类。神经功能性方面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和压力等。气质性疾病有甲亢,糖尿病,肢端肥大,低血糖,感染性高热性疾病,脊髓肿瘤和交感神经系统等疾病。因此多汗症的治疗首先是防止或者去除可能的病因,防止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对于其他疾病造成的继发多
女性多汗症症状是什么?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多汗症指的是皮肤出汗异常,一般正常人在运动之后或者是在天气高温下工作会大量出汗,这都是正常的表现,多汗症的会在情绪紧张或波动或受到焦虑或恐吓的时候造成,会有局部的多汗症和全身都汗症两种。
手脚多汗症能根除吗?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手脚多汗症是不能根除的,造成手脚多汗症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神经功能性疾病所造成的,还有可能是遗传基因造成的,还有甲亢,糖尿病都会造成多汗,因此平时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不可以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可以喝咖啡和热汤,因为这些都容易造成多汗。
手脚腋下多汗症可以根治吗?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手脚、腋下多汗症多数情况下可以被根治。 原发性手脚腋下多汗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局部应用止汗剂进行治疗,如20%-25%氯化铝溶液、5%明矾溶液、2%-4%甲醛溶液。多汗症状严重者,还可以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暂时性抑制汗腺分泌汗液。若是精神性因素造成的多汗症,患者可以采用镇静
原发性多汗症吃什么药?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原发性多汗症,如果只是局限性多汗,一般建议首选外用止汗剂进行治疗,比如临床上最常用到的药物是5%鞣酸溶液、20%-25%氯化铝溶液以及2%-4%甲醛溶液等。而对于因精神因素造成的多汗症,则可以口服抗焦虑、抗精神病和镇静药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口服东莨胆碱、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抑制汗液分泌,必要时再
手脚多汗症属于什么科?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手脚多汗症一般属于神经科、皮肤科、中医科等科室。 1、神经科:手脚多汗症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时间精神紧张、焦虑或是思虑过度、压力过大等,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原因所致,患者还会伴有失眠、心悸等临床表现。 2、皮肤科:手脚多汗症可能是因为患者局部汗腺功能过于发达,汗腺分泌过多所致。 3、
手掌多汗症怎么治疗?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手掌多汗症可以使用止汗剂缓解症状,如5%鞣酸溶液、5%明矾溶液、20%氯化铝溶液等,具有止汗收敛的作用。如果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出汗症状,可以使用镇静剂药物缓解,如苯巴比妥;也可以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其次可以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具有止汗的功效。平时需要注意手部的清洁,防止细菌感
腋下有点臭是什么原因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腋下有点臭可能是汗腺分泌、细菌感染、遗传因素、个人习惯、疾病因素等引起的。 1.汗腺分泌 腋下有大汗腺,其分泌的汗液中含有脂肪酸等成分,在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异味。 2.细菌感染 腋下的细菌分解汗液中的有机物质,产生异味。 3.遗传因素 有些人的汗腺分泌和细菌代谢方式可能与常人不同,导致更容易产生异味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麻黄根具有固表止汗的功效。 麻黄根能敛汗固表,对于自汗、盗汗等多汗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自汗往往是由于气虚不能固摄汗液所致,麻黄根通过其收敛之性,帮助减少汗液的非正常排出,使体表汗液的排泄恢复正常状态。盗汗多因阴虚内热,入睡后卫阳不固而致汗液外泄,麻黄根能起到一定的敛汗效果,缓解盗汗症状。 需要注意
多汗症用什么药
王梅 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三甲
治疗多汗证。临床上一般采取外用药物或者内服药物、物理疗法以及手术疗法进行治疗。主要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常见的内服药为苯巴比妥等;常用的外用药有甲醛溶液、醋酸铝溶液、明矾溶液等。外用药会导致皮肤干燥等刺激反应,使用时要谨慎。针对于伴有情绪焦虑、紧张的患者,导致汗液分泌旺盛,再加用镇静类、抗焦虑的药物等,防止出现多汗。
多汗症是什么原因
王梅 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三甲
皮肤汗液排泄量过多称为多汗症 ,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器质性疾病性多汗症和功能性多汗症失调性多汗症。前者多见于内分泌失调,激素紊乱,像甲亢垂体功能亢进、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遗传性综合征等。功能失调性多汗症以精神性出汗为特点,由高度的情绪刺激,像紧张、痛苦、害怕、激动、愤怒等引起的交感神经失调导致的多汗。还有一种是味觉性多汗,吃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喝
手足多汗症怎么治疗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手足多汗症最常见的原因是脾胃湿热造成。中医认为脾湿主四肢,所以手足多汗要用健脾、利湿、清热的方法治疗,最常用的是四妙丸加减。如果同时伴有脾气暴躁、口干、口苦等,可以用龙胆泻肝丸治疗。脾湿的患者还要注意饮食方面,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