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白内障
避免白内障可从多方面入手,一是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外出戴防紫外线太阳镜等防晒;二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吃含有益营养素食物,适度运动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三是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严格控血糖并定期查眼,高血压患者积极控血压;四是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吸烟者戒烟,避免过量饮酒。
一、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
1.原理及作用:紫外线长期照射是引发白内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损害眼睛的晶状体,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长期处于户外工作且不采取防晒措施的人群,白内障发生率明显高于采取防护措施的人群。
2.具体措施:日常生活中,外出时应佩戴具有良好紫外线防护功能的太阳镜,选择能阻挡至少99%紫外线的镜片。同时,可适当使用遮阳帽、遮阳伞等辅助防晒工具,尤其是在紫外线强度较高的时段(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尽量减少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注意此点,儿童由于晶状体更娇嫩,更需严格防晒;老年人晶状体老化,也易受紫外线影响,更要做好防晒。
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原理及作用: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眼睛晶状体的正常代谢。例如,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对眼睛有益。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晶状体受到氧化损伤的风险;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以过滤有害蓝光,保护晶状体。
具体建议: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柠檬、菠菜、羽衣甘蓝等。橙子、柠檬富含维生素C;菠菜、羽衣甘蓝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同时,可适当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有助于维护眼睛的健康状态。不同年龄人群饮食重点略有不同,儿童可通过多样化饮食保证营养均衡,老年人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易消化吸收,同时控制高盐、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2.适度运动
原理及作用:适度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包括眼部的血液循环,为晶状体等眼部组织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其正常功能。研究发现,定期进行有氧运动的人群,眼部血液循环良好,白内障发病风险相对较低。
具体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运动强度要适中,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调整,儿童可选择趣味性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老年人运动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发生意外,可选择缓慢的太极拳等运动。
三、控制基础疾病
1.糖尿病
原理及作用: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时,会影响眼睛晶状体的代谢,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发白内障。高血糖环境会使晶状体吸收过多的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等物质,造成晶状体肿胀、混浊,进而引发白内障。
具体措施: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遵循医生制定的降糖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定期监测血糖,使血糖保持在稳定合理的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0mmol/L以下。同时,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性白内障并及时处理。儿童糖尿病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血糖控制更为关键,家长要密切配合医生,帮助患儿控制血糖,降低白内障发生风险。
2.高血压
原理及作用:高血压会增加眼部血管病变的风险,影响晶状体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加白内障的发病几率。长期高血压可导致眼部血管痉挛、硬化,使晶状体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影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
具体措施: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同时,要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可能略有差异,老年人要注意避免血压波动过大,防止对眼部血管造成不良影响。
四、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1.吸烟
原理及作用: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眼部组织,包括晶状体。吸烟产生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物质会减少眼部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导致晶状体缺氧,加速晶状体混浊,增加白内障的发病风险。
具体建议:吸烟者应尽量戒烟,避免二手烟的暴露。戒烟可以显著降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发病风险,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益处,尤其是长期吸烟的人群,更应尽早戒烟。
2.过量饮酒
原理及作用:过量饮酒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对眼睛晶状体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酒精会干扰晶状体的正常代谢,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增加白内障的发生可能性。
具体建议:应避免过量饮酒,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如果有饮酒习惯,要控制饮酒量,遵循健康饮酒的原则,减少对眼部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同年龄人群饮酒量标准有所不同,老年人肝脏等器官代谢功能下降,更要严格控制饮酒量。



